[原文]
昊天有成命,
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
夙夜基命宥密。(齊基一作
於,緝熙!其。魯密作謐。)
單厥心,
肆其靖之。
(無韻。)
[譯文]
皇天有既成的天命,文王武王承受了它。成王不敢安逸,朝夕奉守天命治政寬和寧靜。啊,多么光明!他的心篤厚誠信,所以他使國家安定。
[評介]
《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關于此詩主旨,《詩序》說是“郊祀天地”之詩。三家詩無異說。朱熹《詩集傳》以為是祭祀周成王之樂歌,并以《國語》載叔向聘周引此詩云“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定武烈者也”為據。清代姚際恒、方玉潤皆以詩中無“郊祀天地”之意而同意朱熹之說。細玩詩意,朱熹所說為恰,不從《詩序》之說。
這首祭祀先王樂歌,鮮明地表現了周人“君權神授”和“敬天保民”的思想。“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是說周的統治權是天命所給予的;而“成王不敢康”的含義就很深刻了。賈誼《新書·禮容篇》言此詩旨說:“成王質仁圣哲,能明其先,能承其親,不敢怠懈,以安天下,以敬民人。”這正是“敬天保民”思想,是周人鑒于殷商滅亡而產生的進步思想。于是成王等周初統治者兢兢業業治政,不但鞏固了新建立的國家政權,而且出現了“成康之治”。周成王確是一位很有貢獻的君主,詩祭祀他,說明他在周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尚需說明的是,詩中“成王”并非身后之專謚,亦是生時之號。清儒說此詩的李光地、中松、馬瑞辰諸人皆謂“成王”為生時之稱。王國維《遹敦跋》中引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為證云:“周初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號而非謚也。則文、武、成、康之為美名,古矣。此美名者,生稱之,死亦稱之。”
此詩頌贊成王功德,辭氣平和,語言質樸,毫無矯飾之態,可見古風淳厚。詩無韻,句式參差不齊,具有散文性。可能先是祭祀時的演講辭,后來沿用則定型配樂歌唱了。
上一篇:《豐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噫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