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炯
排行七。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自幼聰慧,善屬文。十歲舉神童,待制弘文館。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應制舉登第,授校書郎。永淳元年(682),為薛元超表薦,任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充崇文館學士。武后垂拱元年(685),出為梓州司法參軍。后任職洛陽宮內習藝館。武周如意元年(692),出任盈川令,世稱楊盈川。卒于任所。楊炯為“初唐四杰”之一,當時即有“王、楊、盧、駱”之排行,楊曾言“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后”(見《舊唐書》本傳)。張說云:“楊盈川之文,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于盧(照鄰),亦不減王(勃),‘恥居王后’則信然,‘愧在盧前’則為誤矣。”(《大唐新語》卷八)其詩以五律為長,《從軍行》、《出塞》、《紫騮馬》等寫邊塞征戰生活,飽含建功立業壯志,風格豪放,均為其代表作。另外閨怨詩、山水詩、送別詩,如《有所思》、《折楊柳》、游三峽諸詩和《送梓州周司公》、《夜送趙縱》等詩,代表其詩歌創作的不同題材和風格。胡應麟評云:“盈川近體雖神俊輸王,而整肅深雄。究其體裁,實為正始。”特別肯定他在近體詩創作中的成就。原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今有明人輯本《盈川集》十卷又附錄一卷,有中華書局排印點校本。《舊唐書》卷一九○上、《新唐書》卷二○一有傳。今人聞一多撰有《楊炯年譜》、傅璇琮撰有《盧照鄰楊炯簡譜》。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楊文驄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