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克己最嚴,須從難處去克;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為。
【譯注】
克制自己的私欲,嚴格要求自己雖然很難,但卻是每一個成功者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而要一輩子努力做好事就十分難能可貴,所以要謹記:不要認為好事微不足道,就不愿意去做。
輯自黟縣宏村“樂敘堂”中的一副楹聯。
【感悟】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行點亮希望,能夠讓生命煥發力量。世界多一份善行,就多一分希望。而善行給予苦難者的希望不會輕易被摧毀,因為光明的希望帶來人們自我的覺醒。當舉手之勞就能幫助別人時,請不要吝嗇伸出援手,或許我們的舉手之勞能給別人帶來溫暖和源源的生命力。
【故事鏈接】
清代婺源俞鈞,從小就受到“終生行善”的教育,剛成年就帶著籌集來的資金去廣東經商。路上同船有位客商遺失了做生意的本錢,急得號啕大哭,并欲跳江自盡,俞鈞好言勸慰的同時,悄悄將自己的銀子塞到其床下說:“你丟的錢不是還在這里嗎?”那位丟失銀子的客商一陣驚喜,但仔細一看,發現不是自己的銀子。俞鈞說:“如果不是你的,那可能是剛才下船的人拿錯了。”這位客商信以為真,只好將銀子放進自己包中,雖然沒找到自己的銀子,但總算沒有什么損失。后來船上的幾個小偷因為分贓不均而斗毆,丟失銀子的客商這才明白真相,原來是俞鈞幫助了自己,急忙四下尋找俞鈞。然而,俞鈞已經中途下船不知去向了。一年后,丟失銀子的客商才終于找到俞鈞,跪地感謝。從此,徽州商人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名便在廣東一帶廣為流傳。
【延伸閱讀】
一天,一個小孩光著腳徘徊在一家鞋店門口。有位中年婦女經過,覺得很好奇,就開口問小孩在這里看什么,小孩輕聲地回答說,他在等待上帝送給他一雙鞋子。婦女聽后一陣心酸,就領著小孩進入鞋店,請店員先給這名小孩半打的襪子和一雙鞋子,再請店員給一桶干凈的水和一條毛巾,這位婦女先幫小孩擦洗小腳,然后幫他穿上鞋子,并和藹地告訴小孩:“你現在可以擁有一雙屬于自己的鞋了”。當中年婦女要轉身離去時,小孩拉住她的手,含淚望著她說:“您是上帝派來的嗎?”
上一篇:《書可讀田可耕,山中宰相;仰不愧俯不怍,世上神仙》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非重賞無以得死力者以保危城》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