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不到盡善盡美:自我心理的強化
瑪麗亞每天都在房前的空地上練習唱歌。一位鄰居聽了,冷笑著說:“你即使練破了嗓子,也不會有人為你喝彩,因為你的聲音實在是太難聽了。”
瑪麗亞回答道:“我知道,你所說的這番話,其他人也對我說過多次,但我不在乎,我是為自己而活著,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認可里。我只知道在唱歌時我很快樂,所以無論你們怎么指責我的聲音難聽,都不會動搖我唱下去的決心。”
你不需要永遠活在別人的認可里,快快樂樂地為自己活,瀟瀟灑灑地“自戀”,哪怕別人會認為你不太正常,我們也要做一個快樂的“美人癥患者”。這就是一種獨立自我心理的強化。
如果你追求的快樂是處處參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陰影里。事實上,人活在這個世上,并不是一定要壓倒他人,也不是為了他人而活,而是應當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對自我的珍惜。一個人是否實現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別人優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滿足。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卻常常為同學一句無意的嘲笑,或在工作中為同事一次無心的抱怨而悶悶不樂,甚至開始徹底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雖然我們有必要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也不能過分在乎,否則,煩惱的是你自己,痛苦的也必定是你自己。
范曉萱在一次訪問時說:“以前我很辛苦,因為我太在乎別人的感覺,太在乎其他人怎么看我,所以,我很多時間都要去想別人怎么看,我都想做得面面俱到,把自己弄得很辛苦。現在,我開始跟著感覺走,也能比較清楚地表達我的看法。我只是想活得輕松一些,不要那么辛苦。”
世界一樣,但人的眼光各有不同,因此,也沒有哪個女人能真正地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實際上,這個要求也是不切實際的。聰明的女人必須意識到這一點,讓自己從自我設置的牢籠中掙脫出來。的確,一個人一生為別人的評論而活著是很累的,也很愚蠢。艾莉諾·羅斯福說:“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使你感覺卑微。”古希臘諺語也說:“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侮辱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知識和信息來自別人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但你怎樣接受、理解和加工、組合,是屬于你個人的事情,這一切都要你自己去看待、去選擇。誰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歌德說:“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為自己開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嚇倒,不受他人的觀點所牽制。”讓每個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不切實際、應當放棄的期望。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錯綜復雜的,我們所面對的人和事總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經驗現實中,別人對你的看法大多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但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來面目和完整形象。別人對你的態度或許是多棱鏡,甚至有可能是讓你扭曲變形的哈哈鏡,你怎么能讓人人都滿意呢?
有些女人在生活中總是企圖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任何事情都做到盡善盡美。她們常常因為別人的不滿意而煩惱不已,費盡了心思去讓更多的人對自己滿意。她們小心翼翼地生活,唯恐別人不滿意,但即便是這樣還會有人不滿意。所以她們為此又開始傷神,很多時候,她們忙活工作或者生活其實花不了太多的時間,而只是將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如何達到別人滿意的這些事情上,所以身體累,心也累。這都在于沒有放開自己。
有一個女孩,她自小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歌唱家,可是她長得并不好看。她的嘴很大,牙齒很暴露,每一次公開演唱的時候——在新澤西州的一家夜總會里——她都想把上嘴唇拉下來蓋住她的牙齒。她想要表演得很美,卻使自己大出洋相,總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可是,在那家夜總會里聽這個女孩子唱歌的一個人,認為她很有天分。“我跟你說”,他很直率地說,“我一直在看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藏的是什么,你覺得你的牙長得很難看。”這個女孩子非常窘,可是那個男的繼續說道:“這是怎么回事?難道說長了齙牙就罪大惡極嗎?不要去遮掩,張開你的嘴,觀眾欣賞的是你的歌聲。再說,那些你想遮起來的牙齒,說不定還會帶給你好運呢。”
她接受了他的忠告,沒有再去注意牙齒。從那時候開始,她只想到她的觀眾,她張大了嘴巴,熱情而高興地唱著,后來,她成為電影界和廣播界的一流紅星。她的名字叫凱絲·達莉。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對你感到滿意,你必然會要求自己面面俱到。不論你怎么認真努力去盡量適應他人,你能做到完美無缺,讓人人都滿意嗎?顯然不可能。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期望,只會讓你背上沉重的包袱,讓你因此顧慮重重,活得很累。只有懂得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別人的消極影響;不管別人如何評論你,只要你自己覺得高興、滿足、自得其樂,你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戀愛≠結婚:男人家庭意識較“晚熟”
下一篇:打造職場形象:印象是件高級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