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自己關于金錢的認知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要面對很多事務,比如健康、情感關系、事業、財富等。在這些事務里,我們看重什么在上面的投射就會比較多。金錢作為一種價值交換的能量來說,大部分人對其有著較多的關注,金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錢換不來生命卻可以換來更好的醫療條件;錢換不來愛情,卻可以在感情上擁有更多的選擇;錢換不來文化素養,卻可以換來更多獲取知識的途徑……
事實上,錢是一種連接,錢所代表的意義都是人為賦予的,大部分人覺得錢能帶來自由與安全感,也代表著身份和地位。
在換取金錢的過程中我們在不斷付出,付出健康、犧牲情感,甚至錯失了對孩子的陪伴,等等。有的人認為錢越多越好,而被錢所困擾,錢不是越多越好,就像一個人餓極了一下子吃得太多卻成了負擔是同一個道理,其實擁有的錢是均衡的才好。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也就與錢建立了一種和諧健康的關系。我們要去覺察自己對于金錢的信念和態度。
第一,金錢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是一種能量,是一種自我創造的能量。當你具備足夠的豐盛富足的時候,財富也就來了。
第二,金錢是自己的創造的,不要帶著不切實際的念頭去渴望擁有不屬于自己的財富,財富是一種福報,有多大的能量就有多大的財富福報,不然就會出現那種“德不配位,財守不住”的狀態。
第三,金錢不是萬能的,很多問題不是錢能解決的,只是我們人為地賦予了金錢太多意義。
第四,錢不是越多越好,這需要個人內心與財富保持一種平衡狀態,不因有太多欲望,而受金錢束縛。
對于金錢的認知還體現在花錢和掙錢方面:
關于花錢的體驗往往是興奮而美好的。從小時候得到零花錢或者壓歲錢開始,用錢買到自己心儀的物品,就種下了花錢很美好的種子,這種記憶與感受可能每個人都有。
關于掙錢的體驗,較之花錢不但有了美好,還有自豪。那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換來的回報,很有成就感,同時也覺得這份錢來得不容易,只有付出了勞動才會得到相應的錢。如果掙錢并不容易的時候,往往還會形成“掙錢很難”的負面認知。
這些對于錢的體驗會形成一種長久的記憶留在自己的頭腦里,會影響一個人對于金錢的認知與態度。
很多人關于借錢都有不好的體驗。借錢有兩種,向別人借錢和借給別人錢。我第一次找別人借錢的時候寫了借條,簽字的那一刻覺得特別的窘迫,正是這種體驗讓我過得特別節儉,見了債主也會一遍又一遍解釋自己會努力還上,最后1年期限的借款4個月就還上了。借錢給別人的經歷和感受也很糟糕。借錢給別人的時候也有過很長時間的內心掙扎,最終支持她占了上風,內心也得到了釋放,借給她的10萬元錢最終打了水漂。
關于有錢的體驗。當你第一次有很多錢的時候,那是什么樣的感覺?喜悅、興奮還是壓力?應該都有,特別想都存上,或者不知道該怎么花,這些細節的體驗是對錢的真實感受。
你所有關于錢的感覺,能真正反映出你對金錢是否有安全感,有沒有恐懼、焦慮和擔憂。在親密的關系里,實際上也會呈現出你對金錢的態度,所以你要去覺察你的愛人和孩子對金錢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體驗產生記憶,記憶生出感受,感受決定態度,態度影響認知??吹阶约荷顚雨P于金錢的那份認知,才能夠減少那些認知對自己行為的影響。釋放和清理自己內在的那些負面的、限制性的信念,建立起更加宏觀、正向積極的金錢觀,與錢建立起連接,才能讓你的財富管道有一個更大的擴充。
上一篇:規劃好職業生涯,你才能持續升值
下一篇:計劃周密,做足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