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喜歡,什么是愛
人在年輕的時候,想戀愛很多很多次,隨著時間的流逝,終于領悟:愛一個人就算用一輩子的時間,還會嫌不夠。
——摘自《初戀50次》
什么是喜歡,什么是愛,這個問題困擾著每一個人。幼兒園寶寶互相拉手、親嘴顯然不是愛情,只是喜歡拉著他的小手,和他一起玩耍而已。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隨著身體的發育,男孩和女孩進入青春期,人格、思維及心理開始獨立,不再對父母和老師言聽計從,希望逃離父母的管教,獨立擔當,這個時候,在同齡人之間發展同性的友情和異性之間的戀情就成為主要的情感需要。這種需要將持續人的成年生活,而占用男孩女孩們較多的時間和心理資源。
19歲的井笑天上了大學,終于從中學校園走出來,不用每天放學回家吃飯,不用被逼著天天交作業,也不會因遲到被教導主任罰站在學校門口,更不用偷偷摸摸喜歡女孩子而不敢開口……
陽光帥氣的井笑天很快就熟悉了大學生活,并且在學生會擔任了組織部部長,吸引了不少女孩子的目光。
最近,他發現自己總是想要接近同系的女孩安英蔓,只要看到她就覺得開心,即使她沒有招呼自己,也沒有跟他說話。他喜歡和安英蔓周末一起出去玩,平時一起上自習、上課、吃飯,總之,只要和她在一起,他就覺得開心,似乎空氣在那時都變得清新了。而且每次在見她之前都很緊張,他還會買一些零食和小禮物送給安英蔓,看著她笑,就覺得愉快。
只要想到她,就會覺得心情愉快,由此判斷井笑天是喜歡上她了。不管心情好或者心情不好,都想要見到她。
喜歡是生活的一劑調味品,是餐桌上的鹽,而不是饅頭。簡單地說,人們平時吃飯,尤其是北方人,吃飯沒有饅頭將沒法吃,而沒有鹽則只會覺得飯菜有點淡,不影響飯菜的食用。打個比方,不看某影星的電影,不聽他的歌,并不會本質上影響我們的生活,他只是增加生活樂趣的因素,而不是我們生活的主心骨或者關鍵因素。因此,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喜歡剛才那個女生唱的歌”,“她的衣服好可愛哦,我喜歡”。是的,喜歡是一種心情,會隨時變化。
愛,和喜歡不一樣,愛是一種感情,是一種濃烈或者平淡的情感,在這樣的情感里,他會在乎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愉快、生氣及傷心都是他密切關注的,包括她的整個生活,而且他想要和她24小時待在一起,也不會覺得厭煩和拘束。
因此,一時的喜歡可能變成不喜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在變,或許兩年前喜歡的明星,現在已經不適合自己的年齡和心態了,甚至會奇怪“我當年怎么會喜歡這么幼稚的東西?”但是愛不一樣,愛是一輩子的感情。
因為心理的發展處在不同的階段,同時滿足心理需求的不同程度,所以喜歡更多是討好,而愛則是相互取悅。
方化和司馬苗苗戀愛兩年了,已經沒有了戀愛初期時心潮澎湃的感覺,不再因為要見對方而緊張地睡不著,或者每時每刻對方的形象都在腦海里閃現。
方化要出差幾天,司馬苗苗感覺很不適應,想要跟他在一起,數著日子盼著他平安歸來。每次臨行前,司馬苗苗都會千叮萬囑地提醒方化要按時吃飯,要隨身帶哪些東西,并親自將各種生活用品裝到他的包里,然后送他到車站,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在他遠行的日子里,她的心始終懸著,為他每日的吃穿住用行而操心。
不可置疑,司馬苗苗墜入了愛河,愛上了方化。
一個人可以同時喜歡很多人,甚至包括影視明星、體育名人、媒體人物等,而愛則在很久時間之內只在一個人身上出現。
喜歡的感覺是美好的,喜歡是在看到某個好玩的事情時,比如一件衣服,一張CD,一部電影中的精彩環節,想要和他分享,但是又很快自己沉浸在游玩中。想到喜歡的對象,就會渾身都感覺到暖暖的。
喜歡上一個人,會偶爾想起他,當想起他時會微微一笑;愛一個人,會時刻想著他,會對著天空發呆。喜歡一個人,是喜歡上了他的優點;愛一個人,是包容了他的缺點。喜歡,是一種心情;愛,是一種感情。
愛是彌漫全身的情感,不分場合與時間。在沒有他在身邊的時候,籠罩全身的寂寞,以及如潮般的思念,看著電視看不進去,手里捧著書腦袋卻一片空白,惦記著他有沒有好好吃飯,是不是工作很累,客戶的溝通是否順暢,出門坐車是否方便,是否也此刻想著自己。
心理學認為,喜歡是一種消耗心理能量的過程,因此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心理有點小負擔、小緊張,男人會調動全身的注意力來討好女人,這個時候可以很風趣、很幽默、很健談。而愛則是增加心理能量的事物,和愛的人在一起,身心愉悅,沒有心理負擔,不怕被嘲笑,不怕出錯,兩人在一起可以很沉默,更重要的是在沉默中也知道彼此在想什么。
喜歡是心理的分享,愛則是責任的分擔。喜歡的女孩在自己身邊哭的時候,可以安慰她,希望她高興,但感受不深。但是愛的人在哭的時候,可能會抱著她一起哭,感同身受,想要跟她分擔所有不愉快的事情和情感。
喜歡是一個人隨性的心情,不計回報,而愛是一個人沉甸甸的感情,希望有所收獲。如果沒有遇到愛,還可以喜歡,喜歡很多事物,很多人。
喜歡可以轉化成愛,也可以變成不喜歡,而愛就是愛,可以永遠不變。喜歡需要善待,而愛則需要珍視。
上一篇:什么時候需要職場充電
下一篇:從眾與獨立,我的決定誰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