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應——讓初見你的人也對你傾心
首因效應通俗地說就是第一印象對人產生的影響。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人初次見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而且這種印象往往先入為主,對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能產生較強的影響且極不容易改變。這就是為什么好多人提到一個名字首先會想起一個模糊的印象。這個印象摻雜著對對方的好惡,很可能與現實不符,但除非長時間持續接觸,否則你根本無力改變它。
心理學家曾就此現象做過一個實驗:把若干人分為甲乙兩組,讓他們看同一張照片,然后對甲組表明他是一個罪犯,對乙組則表明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讓被試者根據照片上人的外貌特征來分析他的性格。結果,同樣深陷的眼睛、深沉的目光被甲組評為藏著險惡用心,被乙組評為思維深邃;同樣高聳的額頭被甲組分析為死不悔改的決心,被乙組分析為“上下而求索”的堅定意志。
可見,人們深受心理定勢的影響,如果人們第一印象對此人有好感,在以后的了解中也會挖掘對方的美好品質;如果第一印象就厭惡對方,則會在繼續的交往中驗證其惡劣的品格。哪些外部特征影響第一印象的產生呢?
心理學家認為,第一印象主要受一個人的性別、年齡、體態、衣著、姿勢、談吐、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影響,還會受個人資料和權威人物的評價影響。比如,在面試中,不論他們學業如何,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會比普通大學的畢業生更受重視、更有競爭力。
首因效應還是一種優先效應。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沒有時間去了解與自己接觸的每個人,自然更不會浪費時間去了解一個留給他厭惡印象的人。每個人在第一次進入某個場合時,都應該保證自己的形象鮮明立體,給人留下完整、清晰、美好的第一印象。這就要求人們借助高品位的著裝、得體的妝容、優雅的舉止、風趣的談吐、怡然自得的微笑等手段來給別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面試、初入公司、宴會等初次交往的場合,更應該將自己最鮮活光彩的一面呈現給陌生的朋友。在著裝上更是不可馬虎,因為在開口之前,服裝就是你的形象符號,通過它可以看出你的性格、品味等。服飾一定要得體,除了非常正式的場合沒有必要過于莊重,否則反而顯得見識淺薄。
在某著名學府或大公司學習、工作過的經歷,某權威人士的好評或推薦等都可以為你的第一印象加分。當然,對于研究生或者著名學府的學生,人們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其真才實學上,除外部印象外,還會給予其更多的審視和考驗。
因為一樁意外,王浩進入面試辦公室的時候,本來其貌不揚的形象變得更加邋遢,但無奈在別人面前整理形象更是不禮貌、不雅的,他只好硬著頭皮走進了辦公室。主考官看到他這個形象本想直接淘汰,但考慮他著名大學畢業的背景,決定再觀察一會兒,只見他鎮靜自若地拉開椅子坐下,然后用真誠而歉意的語氣說“我太冒失了,但請容我自我介紹一下”。看到他毫不扭捏又自信的神態,主考官決定給他機會,然后問了他幾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問題,王浩回答得頭頭是道,這時候主考官已經對他產生了好感并問:“我能問問你為什么搞得這么狼狽嗎?”王浩坦然解釋了意外的經過。經過一番談論,主考官看到了他非凡的鎮靜和應變能力,主動留下了他。
每個人都希望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意外隨時都可能發生,衣服可能因為不小心碰撞而灑上水、飾物可能不小心破裂、鞋子會蒙上灰塵你還不自知,這時候就要依靠優雅的舉止和鎮靜自若的神態來贏得別人的好感,那么這時候意外就會變成你的“優勢”。
心理應用:
上一篇:面對無理的攻擊,只需微笑面對
下一篇:馬上付諸于行動,與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