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讓誠實守信代替孩子的撒謊成“性”
心理導讀
涂改成績對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涉及他們的人格塑造。
在中國倫理的范疇中,誠,本義為誠實不欺,真實無妄,它包含著對己、對人都要忠誠的雙重內(nèi)涵。誠信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歷來為人們所崇尚。而通常我們認為影響孩子誠信品質(zhì)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其中影響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當屬家庭教育。可見,如何改變孩子撒謊的習慣,使之成為一個誠實的人,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人,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專家建議
那么,作為父母,我們該怎樣教育初中階段的孩子誠實守信呢?
建議1 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撒謊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位爸爸教育孩子:“孩子,千萬別撒謊,撒謊最可恥。”“好的,爸爸,我一定聽您的。”“哎喲,有人敲門,快說爸爸不在家。”試想,這樣教育孩子,孩子能誠實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wèi)·艾爾金德認為:要想讓孩子有教養(yǎng),守道德,父母首先必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作為父母,不要以為在孩子面前說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而沒有被孩子識破,孩子就會表現(xiàn)出誠信的行為。孩子的眼睛是真實的,他們往往會以實際為取舍。因此,我們家長應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不要撒謊,只有這樣,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才會有實效。
建議2 父母要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孩子誠信的表現(xiàn)
孩子雖然在成長,但畢竟還小,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我們應該抓緊實施誠信教育,時時事事處處都不放過,讓他們從小獲得一張人生的通行證——誠信。
人人都渴望被肯定,孩子也是這樣。為了滿足這種需要,他們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一般都會勇于自我表現(xiàn),善于自我表現(xiàn),成人在這方面應該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他們積極的誘導。當孩子有了誠信表現(xiàn)之后,父母及時給予肯定,強化誠信的行為效果,不斷加深誠信在孩子頭腦的印象。日久天長,誠信習慣自然而然就會形成。
建議3 掌握批評的藝術(shù),及時糾正孩子不誠實的行為
孩子說謊,家長往往非常生氣:“小小年紀,怎么學會了說謊?長大成人后豈不成了騙子!”家長為孩子的不誠實擔心是有道理的,但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是要講究方法的。首先不要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弄清楚孩子不講誠信的深層次原因,千萬不可盲目地批評。在此基礎(chǔ)上,還要及時對他進行單獨的批評以便抑制不誠信行為繼續(xù)發(fā)生。其次,要讓孩子心服口服。不要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無異于把他們推向不誠信的深淵,下次就會編出更大的謊言來騙你。
建議4 和孩子建立真誠和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
你要求孩子說話算數(shù),你首先要說話算數(shù)。如果確實無法兌現(xiàn)對孩子的承諾,一定要向孩子解釋原因。這樣在孩子心里才能對誠信的重要性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也才會信任家長,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訴家長。
上一篇:自我檢測,看自己是否被壓力困擾
下一篇:過分注重別人的目光,只會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