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建議,少用命令
我曾榮幸地同美國著名傳記作家伊達·塔貝爾小姐一起吃飯。我告訴她我正在寫這本書,于是我們開始討論“為人處世”這個重要話題。她告訴我,她在寫歐文·揚的傳記時,訪問了曾與揚先生在同一房間辦公3年的一位先生。這人說,在那期間,他從未聽到歐文·揚給任何人下達過直接命令。他總是“建議”,而不是“命令”。例如,歐文·揚從未說過“做這個或那個”,或“別做這個別做那個”。他總是說:“你可以考慮這個”或“你以為那樣合適嗎?”當他口述一封信后,常這樣說:“你認為如何?”在看完他的助手寫的信以后,他會說:“也許這樣措辭會更好些。”他總給別人機會親自動手做事,而從不告訴他的助手該如何去做事;他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像這種方法,能使人更容易改正錯誤。像這種方法,能維護一個人的自尊,給他一種自重感,使他樂于合作而非對立。
無禮的命令所引起的憤怒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即便是想糾正一個很明顯的錯誤。丹·桑塔瑞利是賓夕法尼亞州懷俄明市一所職業學校的老師,他在我班上說了一件事:
有一個學生因為違章停車而堵住了學校的大門。有一位老師沖進教室,以非常兇悍的口吻問:“誰的車堵住了大門?”當那個學生回答時,那位老師怒吼道:“馬上把車開走,否則我就用鐵鏈把它綁上拖走。”
這位學生確實錯了,汽車不該停在那兒。可是從那天以后,不只是這位學生對那位老師的舉止感到憤怒,全班的學生也總是和他作對,使得他的工作很不愉快。
他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嗎?假如他友善一點地問:“門口的車是誰的?”并建議說如果能把它開走,別人的車就可以進出了,這位學生一定會很樂意地把車開走,而且他和他的同學也就不會那么生氣和反感了。
所以,一位有影響力的領導會建議對方,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上一篇:多感謝,多體貼
下一篇:多用鼓勵,使錯誤更容易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