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多替他人著想
我在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提出了200美元賞金,以“我如何克服憂慮”為題,征求一則對人最有幫助、最能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
這次征文比賽的3位評審委員,是東方航空公司的董事長艾迪·雷肯貝克、林肯紀念大學的校長史德華·麥克里南博士,還有廣播新聞評論家卡坦波恩。但我們最后收到兩篇非常好的故事,連3位評審委員也難以取舍。于是我們平分了這筆獎金。
下面就是得到一等獎的故事之一——作者是密蘇里州斯普林菲爾德的波頓先生。(他為密蘇里韋澤爾汽車銷售公司工作。)
“我9歲時沒了母親,12歲時又沒了父親,”波頓先生寫道,“我父親死于意外,我母親在19年前的某一天離家出走,從此以后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她,也沒有見過被她帶走的兩個小妹妹。直到離家7年之后,她才給我寫了封信。我父親在母親離家3年之后死于一次意外。他和一個合伙人在密蘇里州一個小鎮買了一家咖啡店,這個合伙人趁父親出差的時候,把咖啡店賣了并卷款潛逃。一個朋友給我父親發電報,叫他趕快回家。我父親在匆忙之下,在堪薩斯州沙林那城的一次車禍中喪生。我有兩個姑姑,她們又窮又老,而且病魔纏身。她們把我們5個孩子中的3個帶到她們家里去。沒有人要我和我最小的弟弟,我們只好依靠鎮上人的救濟度日。我們怕被人家叫孤兒,或被當孤兒來看待,但我們擔心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我和一個貧民家庭在鎮上共住了一段時間,但日子很艱難,男主人不久又失業,他們沒辦法再供養我。后來羅福汀先生和夫人收留了我,住在他們的一個離鎮子11里遠的農莊里。當時羅福汀先生70歲,得了帶狀皰疹躺在床上。他告訴我說,只要我不說謊,不偷竊,能聽話做事,我就可以留在那里。這3項要求成了我的圣令,我嚴格遵守。我開始上學了,可是第一個星期我就像嬰兒似的躲在家里號啕大哭。其他孩子都來捉弄我,取笑我的大鼻子,說我是個笨蛋,還說我是個‘小臭孤兒’。我傷心得想揍他們一頓,可是收養我的羅福汀先生對我說:‘要永遠記住,能走開而不打架的人要比打架的人偉大得多。’所以我一直沒有和人打過架。直到有一天,有個小孩在學校的院子里抓起一把雞屎朝我臉上扔來。我狠狠地揍了他一頓,結果交上了好幾個朋友,他們都說他是自找苦吃。
“我非常喜歡羅福汀夫人給我買的一頂新帽子。一天,有個大女孩把我的帽子扯了下來,在里面裝滿了水,弄壞了帽子。她說她之所以往里面裝水,是想讓那些水弄濕我的大腦瓜,好讓我那玉米花似的腦筋不要亂爆。
“我在學校從來沒有哭過,但我常常在家里號啕大哭。然后,有一天,羅福汀夫人給了我一些忠告,消除了我所有的煩惱和憂慮,并使我的敵人變成了朋友。她說:‘拉爾夫,只要你對他們感興趣,而且注意你能夠為他們做些什么,他們就不會再捉弄你,或叫你“小臭孤兒”了。’我接受了她的忠告。我努力學習,不久就得了第一名。但從來沒有人妒忌我,因為我總是盡力幫助別人。
“我幫過好多男孩子寫作文,還為好幾個男孩子寫過完整的報告。有一個孩子不愿讓他父母親知道我在幫他,所以他常常告訴他母親,說他要去抓田鼠,然后跑到羅福汀先生的農場來,把他的狗關在谷倉中,讓我教他功課。我還替一個孩子寫過讀書報告,還花了好幾個晚上幫另一個女孩子學習數學。
“死神來到了我們附近:兩個年老的農夫死了,另一位婦女被丈夫拋棄了。我是這4戶人家中唯一的男人。我幫了這些寡婦們兩年。我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會去她們的農場,幫她們砍柴、擠牛奶,給她們的家畜喂飼料、喂水。現在,大家都很喜歡我,不再罵我,每個人都把我當朋友。當我從海軍退伍回來時,他們向我表達了他們的感情。我到家的第一天,200多個農夫趕來看我,其中還有許多人從80里以外開車過來。他們對我的關懷非常真誠,因為我一直很高興幫助其他人,所以我沒有什么憂慮。而且,13年來再也沒有人叫我‘小臭孤兒’了。”
讓我們為波頓喝彩吧!他知道如何贏得朋友!他也知道如何克服憂慮、享受生活。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已故博士弗蘭克·陸培也是一樣。他因為患有風濕病而在床上躺了23年,但是《西雅圖之星》的記者史德華·懷特豪斯寫信告訴我說:“我訪問過陸培博士幾次。我從未見過哪個人能像他那樣不自私,那樣會享受生活。”
像他這樣躺在床上的廢人怎么能享受生活呢?我讓你猜兩次。他是否埋怨和批評呢?不……他是不是充滿了自憐,想讓他成為所有人注意的中心,要求每個人都來照顧他呢?也不是。他的做法是把威爾士親王的名言“我為民服務”作為座右銘。
陸培博士搜集了許多病人的姓名和住址,給他們寫充滿快樂、充滿鼓勵的信,使他們高興,并激勵他自己。事實上,他創立了一個專供病人通信的俱樂部,使他們能夠彼此聯絡。最后,他創辦了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即“病房里的社會”。
他躺在床上,每年平均要寫1400封信,由別人捐贈給這個組織的收音機和書籍為成千上萬的病人帶來了快樂。
陸培博士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就在于他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有一種使命感。他知道自己是在為一項高尚而重要的理想服務,并從中獲得快樂;他不會做蕭伯納所說的“以自我為中心、又病又苦、成天抱怨這個世界沒有好好地使他開心的老家伙”。
上一篇:不要遷怒于椅子遠離塵世的喧囂,尋求內心的慰藉
下一篇:微笑待人微笑如陽光,溫暖自己,也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