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和平
(1809年3月4日)
麥迪遜
事件背景
詹姆斯·麥迪遜,美國“憲法之父”。1808年當選為總統。他是一位政治哲學家和實干政治家,也是一位具有獨到見解的思想家。
這是麥迪遜的總統就職演說。在演說詞中,他熱情洋溢地歌頌和平,對各國保持中立,堅決捍衛美國自己的和平。
我不愿背離最受人尊敬的職權所樹立的典范,因此,我借此機會,表達我深刻的感觸——我的國家喚我擔當此任,我準備在最莊重的儀式認可下宣誓就職。經過自由善良的國民審慎而冷靜的選舉,如此卓越地表現出一種信任,這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激起我的感恩之情和奉獻之心,并使我充滿了人們對我的無比信賴感。在此刻特有的莊重獨特的情況下,我既感到榮耀又感到托付與我的責任重大,這種感覺正在增長,難以形容。
目前世界上的形勢的確無可比擬,而我國的局勢卻充滿了荊棘。人們也能更加強烈地感到困難的壓力。因為當這些困難落到我們頭上時,正值國家繁榮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一變化所產生的對比變得更加驚人了。雖然許多國家在從事血腥和破壞性的戰爭,但是在我國共和體制影響下以及我們同全世界一道維持和平的情況下,我們仍得以在才能與資源的無比增長中,盡享公正策略的果實。農業的發展,商業開創的成功,產品和實用工藝品的進步,公共收入的增長并因此減少了公債,還有遍布國土各地的工程設施,所有這一切都能使人看到這一明證。
以下這一想法是可貴的:從我國這一繁榮的狀況向暫時使我們困苦的情形轉變不應由不正直的觀念來承擔責任,而且,我相信,也不是國家議事機構無意犯錯造成的毫不放縱侵犯它國權力的行為和擾亂它國安寧的性情,堅持正義以謀求和平,以最公正無私的態度履行中立職責以受各交戰國的尊重,這些才是美國真正的光榮。如果世界上存在著公正,那么這些斷言的真實性將不會受到懷疑;至少后代會對其作出公正的評判。
但這一無從指摘的行為卻無助于制止交戰國的不公正行為和暴力。在它們彼此的激憤中,或在更直接的動機驅使下,所采用的報復原則同樣違背了一般的理性和公認的法則。無法預料,他們專斷的敕令還要保持多久,因為他們無視各種示威游行(美國甚至從未為此找過任何借口),無視導致廢除這些敕令的公平自由的努力。我保證,在任何變幻中,國家的堅定精神和一致協商,將是本國榮譽和基本利益的保障。我走上分派給我的崗位,只覺得自己在這一崇高職責面前力不從心,感到氣餒。若是我在這一深信不疑的重任下沒有消沉,那是因為我在目的意識中得到了支持,并在伴隨我執行這項艱難任務的原則中得到了信心。
熱愛與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的和平及友好關系;對交戰國保持真誠的中立政策;在所有情況下都以和善的商議和理智的調停來解決分歧,而不以訴諸武力的方法來解決;摒除一切外來陰謀與偏私,因為這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是可恥的行為,而對自由國家又是有害無益的;要培養獨立精神,使其公正而不侵犯他人的權力,使其自重而不喪失我們自己的權力,使其自由而不沉湎于毫無價值的偏見,并使其高尚而不輕視他人的權力;以各州的統一作為它的和平幸福的基礎,支持用以鞏固聯邦的憲法,擁護其規定與權威;尊重保留給各州及其人民的權力和權威,它們是整個體制的組成部分,并對其至關重要,避免對道德、權利或宗教職能哪怕是最輕微的干涉,要明白,這些不屬民事管轄范圍;盡力為私人或個人的權利及出版自由保存額外的有益條款;在公共開支中厲行節約;以體面地清償公債的方法,開發公共財產;在必要的限度內保持常備兵力。并時刻銘記:一支訓練有素的武裝后備軍才是共和國最堅實的堡壘。若無常備軍,人民的自由就會受到危害,而兵力過多,自由也無安全的保障;以欽定方式,改進農業、制造業和內外貿易;以同樣的方式,支持科學進步和知識傳播,將此作為真正自由的最佳滋養;貫徹仁慈的計劃(這很受贊揚),用于轉變我們的土著朋友,使他們由落后悲慘的原始生活轉而進入到進步的文明狀態之下,并感受到人類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只要以上的情感和志向能有助于我履行職責,它們就會是使我免受挫折的源泉。
此外,我很幸運,因為在我即將踏上的路途上,已有許多前輩在我前面走過;他們在極度的艱難困苦中成功地樹立輝煌的服務典范,照亮了這條康莊大道。對于我的前一任總統所樹立的典范,在這我就更不必說了。然而,我無法抑制住充滿我內心的情感,他應受可愛的國家深厚的報答和感激,感謝他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和幸福,在這一段長遠歷程中赤誠地奉獻出了他卓越的才華。
不過,我所用來尋找幫助(僅此一項便能彌補我的不足)的源泉卻存在于我的同胞們幾經考驗所證明的才智和美德之中,以及在其他部門中一同關注國家利益的人民代表的忠告之中。在任何困難中,我皆對他們擁有最大的信心。全能的上帝對我們的保護和指導能激勵我們大家感受到這一信心,他們的力量操縱著各自的命運,他的祝福非常明顯地降賜予這一新興的共和國。我們決意為了過去的一切向他表達虔誠的感激之情,同時也為了將來的一切,向他表示我們的祈求和最大的期望。
上一篇:我們將越戰越強
下一篇:明亮和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