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指望所有人都喜歡你
尼采說:“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詩人但丁也曾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钡拇_,即使再完美,做得再周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對我們滿意,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坦然接受他人的不喜歡。
我們都知道,把事情做好的方法有很多,但首要的一條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條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币驗檫@不可能,也沒必要。
美國前任國務卿鮑威爾這樣總結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與兩千年前的孔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你不可能同時得到所有人的喜歡?!笔澜缟洗_實有不少人,你越是努力和他結交,努力給他幫忙,他越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反之,如果你做出成績了,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贏得別人的敬重。
有人問孔子:“聽說某人住在某地,他的鄰里鄉親全都很喜歡他,你覺得這個人怎么樣?”
孔子答道:“這樣固然很難得,但是在我看來,如果能讓所有有德操的人都喜歡他,讓所有道德低下的人都討厭他,那才是真正的君子呢。”
事實上,那些真正的成功者多半都是特立獨行的,他們從不奢求讓所有人都喜歡他們,在他們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們也聽到了一些他人的閑言碎語,但他們始終堅持做自己,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他們成功了。因此,生活中的我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們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不必委曲求全,做好自己,你才能獲得快樂。
元朝有個著名的學者,叫許衡。在他身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跟著一群小朋友到荒郊野外去游玩、嬉戲。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很瘋狂,不一會兒,因為天熱,這群孩子就覺得口渴了,這個時候,他們剛好看見路旁有一棵梨樹,于是,大家便爭相前去搶食梨子以解渴。
當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口水直流的時候,忽然發現只有許衡安安靜靜地坐在樹下,并沒有參加搶梨大戰。
有些孩子覺得奇怪,大家吃梨解渴,很是開心,為什么單單就許衡一個人不去摘梨呢?有人問他,他卻淡淡地回答說:“不是自家的東西,不能隨便摘。”
許衡這么說,大家都不以為然,只覺得掃興,還紛紛回嘴說:“現在是什么時期?兵荒馬亂,許多人家死的死、逃的逃,這只不過是一棵沒有主人的梨樹而已,為什么不能摘來吃?不吃白不吃,未免太傻了吧!”
許衡有點惱怒,立刻一本正經地回答說:“這棵梨樹或許真的沒有主人,可是我們的心,難道也沒有個主張嗎?一定要隨心所欲偷吃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嗎?”
許衡的做法是對的,一個人,活著就必須活出自我,要有自己的主張,這樣才能維持一個人的格調。一般人都只有“偏見”,而少有“主張”,尤其是自己獨一無二的“主張”,所以難有吸引人的“特質”。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喜歡,但我們還必須明白,即使你做得再完美無缺、也沒有招惹任何人,仍然會有人看不慣你,仍然會有很多不利于你的傳言。對某些心胸比較狹隘的人來說,你不需要招惹他,你在某方面比他優秀,就已經招惹他了。
人活于世,難免會被人評論,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是語言上的傷害,如果我們能迷糊一點,視而不見,那么,對方必當會因為我們的以德報怨而心生慚愧,進而感念我們的寬容和大度,被我們的胸懷所折服。
有一天,在擁擠喧鬧的百貨大樓里,一位女士憤怒地對售貨員說:“幸好我沒有打算在你們這兒找‘禮貌’,在這兒根本找不到!”
售貨員沉默了一會兒說:“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的樣品?”
那位女士愣了一下,笑了。售貨員的幽默打破了她們之間的尷尬局面。
可見,事情弄得很緊張、很嚴重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大度一點,放下對方不快的言語對我們造成的傷害,便可巧妙地避免麻煩和糾紛。如果那位售貨員對于爭吵也采取一種較真的態度,那對于大家又有什么好處呢?無非是更加激化雙方的矛盾。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這位售貨員巧妙地批評了那位女士的無禮,從而制止了進一步的爭論。
其實,人生只要不存在原則上的對立,就沒必要戰爭,沒必要硝煙,沒必要對抗,更沒必要老死不相往來。人生需要更多的智慧,人生也必須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不以消滅對方或簡單暴力結束彼此關系,可以給自己和沖突方最大的回旋余地,何樂而不為?例如,對待一個長舌婦,以牙還牙就失去了身份。一笑而過、沉默不語未必不是一種很好的還擊方法,必將使之氣滯羞愧。
其實反過來一想,無論你怎么做人做事,讓所有人都喜歡是件不可能的事,想讓所有人討厭也不那么容易。你絕對不能因此而生氣,更不能大動肝火,如果真這樣,那么,你只能越描越黑,讓他人產生很多無端的猜忌。另外,你也會因為這些空穴來風的話而大傷腦筋,其實,如果你能懂得放下的智慧,凡事不做過多的解釋,那么,這便是最好的證據和回擊的武器。
上一篇:別因為孤僻放棄了自己
下一篇:別熬夜,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