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越戰越強
(1940年6月4日)
丘吉爾
事件背景
溫斯頓·丘吉爾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曾任英國首相,有多方面的才能,是世界公認的天才演說家,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希特勒上臺后,他提出聯蘇制德的主張,反對綏靖政策。1940年出任戰時聯合內閣首相,領導英國人民對德作戰。
這篇演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軍橫掃歐洲時,歐洲聲討希特勒的第一篇戰斗檄文,它有力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德國的堅強斗志。
德軍突然大舉進攻,好像一把鋒利的鐮刀,緊緊圍逼住北部聯軍的石翼和后方。德軍的八九個裝甲師,每師約有各種裝甲車400輛,這些車輛分組成一個個精心搭配、相互呼應的獨立作戰單位,插入了我軍,切斷了我軍和法軍主力的一切聯系。德軍切斷了我軍的糧食彈藥供應。德軍沿岸直抵布洛理和加萊,逼近敦刻爾克。
在這支裝甲機械部隊突擊之后,是用軍車運載的許多個德軍師團,再后面緊跟著的就是大批行動緩慢、陰險殘酷的德國侵略者。這些人素來是心甘情愿地被人牽著鼻子進別人的自由與安適生活的。這種自由與安適生活,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從未享受過。
與此同時,皇家空軍早已參戰,在航程所及范圍內從國內基地出動打擊敵人。此外,一部分城市空防戰斗機也起飛襲擊德國轟炸機群及其用作掩護的大批戰斗機。
戰斗的時間持續很長,也十分激烈。后來戰場的形勢突然明朗起來,僅僅到現在,隆隆的槍炮聲才暫時漸漸止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靠著完善的工作、機智、技能和耿耿忠心所取得來的奇跡般的解救。
我們的海軍動員了各種艦艇近千艘,援救了335000余名英法軍士兵,使之脫離虎口,免遭凌辱,安返本國,立即投入新的斗爭。
但是我們必須十分慎重,切不可將這次援救說成是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這次援救卻孕育著勝利。
歸來的許許多多士兵未曾見到我們空軍的活動,他們看到的只是逃脫我們空軍掩護性攻擊的敵人轟炸機。他們低估了我們空軍的成就。就此我曾聽到許多議論。這就是我現在要離題來談這件事的理由,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告訴你們。
這是英國和德國空軍實力的一次重大較量。德國空軍的目的是使我們難以從海灘撤退,并且要擊沒所有集結在那里數以千計的船只。除此之外,你們能想象出他們還有更大的目的嗎?除此之外,從整個戰爭的目的來說,還有什么更大的軍事重要性和軍事意義呢?
他們曾全力以赴,但他們終于被擊退了。他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受了挫折。我們把陸軍撤回來了。他們付出的代價,四倍于他們給我們造成的損失。
已經證明,我們各種類型的飛機和我們所有的飛行員比現在我們面對的敵人要強得多。我對于這些年輕飛行員們表示敬意。強大的法國陸軍當時在幾千輛裝甲車的沖擊下大部分潰退了。
法國軍隊被削弱,比利時軍隊全軍覆沒,曾經賴以確保安全的防線大部分被破壞,許多寶貴的礦區和工廠已歸敵人所有,海峽港口全部落入敵手,后果嚴重,我們還必須準備隨對我們或對法國接踵而來的第二次打擊。
我們聽說,希特勒計劃入侵英倫三島。這事我們早就預料到。當拿破侖率領他的平底軍艦和大軍在布洛涅駐扎了一年之久后,有人告訴他:“英國到處有荊棘蒺藜。”的確,英國遠征軍歸來后,英國的荊棘蒺藜就更多了。我們目前在英國本土擁有的兵力,比我們在這次大戰中或上次大戰中任何時候的兵力不知要強大多少倍,這當然對用于抵抗入侵的本土防御很有利,但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我們不能滿足于能打防御戰。我們對我們的盟國負有義務。我們必須在英勇的總司令戈特勛爵指揮下重建英國遠征軍。這一切都在進行中,但是在這段期間,人們應該使我們本土防御達到這樣一種高水平,既只需要極少數的人便可有效地保障本土安全,同時又可最大潛力地發起攻勢。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這方面的部署。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忠于職守,如果我們的工作不出差錯,事事都像現在這樣安排周密,那么我充滿信心。我們將又一次證明我們能夠抵御戰爭的風暴,抗擊強暴的威脅,保衛自己的島國。如果必要,我們就進行持久戰,如果必要,我們就孤軍奮戰。
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準備做的。這就是英國政府以及政府中每個人的決心。這就是國會和全國國民的意愿。由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需要聯系起來的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將誓死保衛自己的國土,將親如同胞,盡一切力量彼此支援,即使是歐洲的大片土地和許多文明古國已經或即將淪于蓋世太保及一切可憎的納粹機構之手。
我們不會氣餒,也不會屈服,我們要堅持到底,我們要在法國國土上作戰,要在各個海洋上作戰。我們的空軍將越戰越強,越戰越有信心,我們將不惜一切犧牲保衛我國本土,我們要在灘頭作戰,在登陸地作戰,在田野、在山上,在街頭作戰,我們在任何時候決不投降,即使整個英倫島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們饑寒交迫,我們所有由英國船隊武裝和保護的海外帝國也將繼續戰斗。直到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已到,新大陸將挺身而出,以其全部力量支援新世界,解放舊世界!
上一篇:我們喪失的誠實
下一篇:捍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