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利斯——諾貝爾獎中的“老板”
諾貝爾得獎者小簡介
姓名:凱利·穆利斯(Kerry Mullis)
出生年代:1944年-
職稱:美國生物化學家
國家:美國
個人情況:1944年生于美國。喬治亞理工科大學畢業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力分校獲得博士學位。1979年任塞托斯公司的研究員。自1988年以來,他以核酸化學方面的私人顧問身份向各類機構提供咨詢服務,同時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出任副經理及會長。1993年因開發了聚合酶鏈式反應法(簡易DNA擴增法)獲諾貝爾化學獎。
穆利斯成功的故事—源自改革
我感激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在我還能夠盡情享受生活的年齡及時地把諾貝爾獎授予給我。
——穆利斯
穆利斯于1993年因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如果你的研究能力一般,那么,改革本研究領域中大家習以為常的最基本的技術,你就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然而他為什么能開發出簡易的DNA擴增法并且獲諾貝爾獎呢?
大約30年前,霍拉納博士就合成了寡聚核苷酸,同時,他利用合成的寡聚核苷酸、DNA合成酶以及DNA,開發出了使DNA擴增的方法。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通常都使用霍拉納的DNA擴增技術。可以說,這在當時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基本技術,雖然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過缺點,但誰也沒有想過這種方法的不便之處,也沒人去研究、克服。就連穆利斯在大學期間做基礎研究時,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直到他的生物公司成立之后,出于業務的需要,才產生了怎樣才能使極微量DNA迅速大幅度擴增的想法。
然而使DNA擴增的方法早就存在,但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穆利斯經過潛心研究,提出了更簡便的DNA擴增法,擴大了用途,最終榮獲諾貝爾獎。如果用普通的方法去改革一下周圍日常使用的東西或技術,會不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新用途呢?親愛的青少年朋友,請你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如果做到了,你也有可能獲諾貝爾獎。
教育啟迪
求新求變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追求的一種心態,也是當今社會中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因為只有不斷的改革、創新,才能讓我們摒棄一些陳舊的觀念,去了解和接受新的資訊。掌握最新資訊的人永遠比不了解新事物的人成功要快一步。“處處留心皆學問”。所以青少年朋友應該從現在做起,讓自己做一個“有心人”,不斷地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試著從“問題”中尋找另外一種解決方式來鍛煉自己。
上一篇:科菲·安南——全世界最可信賴的外交官
下一篇: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經濟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