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中呂〕朝天曲·十八》原文與賞析
薛昂夫
弄玉度曲,只道吹簫苦。誰知鳳只和鸞孤,吹到聲圓處。明月臺空,蕭郎同去,秦王一嘆吁。假如,嫁夫,明白人間住。
當年弄玉姑娘學吹簫,只知道其中甘苦,并沒想到什么“引鳳”、“升天”之事。只覺得自己的簫聲一天比一天圓潤、一天比一天吸引人了。
后來,她的父親秦穆公將她嫁給了神仙蕭史。蕭史“遂教弄玉作鳳鳴。居十數年,吹簫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妻止其上,不飲不食,不下數年。一旦,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升天而去”。至使明月照空臺,秦王長嘆吁,父親再也見不到女兒了。假如秦穆公不把女兒嫁給神仙蕭史,而嫁給一個凡人,弄玉姑娘不是可以長住人間了嗎!秦穆公不是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嗎!成仙有什么好!——這就是薛昂夫《中呂·朝天曲·十八》所表達的意思。
馬致遠也有一首散曲《南呂·四塊玉·鳳凰坡》寫弄玉蕭史故事。馬致遠是贊美弄玉蕭史事的。成仙好還是不好?從不同的立場和思想感情出發(fā),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馬致遠是為了寄托人世滄桑的感嘆;薛昂夫卻要否定神仙世界,贊美人間生活的美好。
這首散曲以講故事開頭,像一位說書老人“慢慢道來”。最要緊、最關鍵的是“假如”二字。此二字不但表示假設之意,而且有強烈的轉折作用。依靠它,將前文扭轉;依靠它,將下文引出;依靠它,將主旨點明。讀至此方知前述弄玉蕭史故事并不是向往神仙生活,而是歌頌人間的美好。
有“假如”二字一曲皆活;無“假如”二字一曲皆廢。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殢人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中呂〕朝天曲·十四》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