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摩西十誡》原文與賞析
《舊約·出埃及記》第18—20章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聽見上帝為摩西和上帝的百姓以色列所行的一切事,就是耶和華將以色列從埃及領出來的事。便帶著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就是摩西從前打發回去的。又帶著西坡拉的兩個兒子,一個名叫革舜,因為摩西說: “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一個名叫以利以謝,因為他說:我父親的上帝幫助了我,救我脫離法老的刀。”摩西的岳父葉忒羅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上帝的山,就是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他對摩西說:“我是你岳父葉忒羅,帶著你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到你這里”。摩西迎接他的岳父,向他下拜,與他親吻,彼此問安,都進了帳棚。摩西將耶和華為以色列的緣故向法老和埃及人所行的一切事,以及路上所遭遇的一切艱難,并耶和華怎樣搭救他們,都述說與他岳父聽。葉忒羅因耶和華待以色列的一切好處,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便甚歡喜。葉忒羅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他救了你們脫離埃及人和法老的手,將這百姓從埃及人的手下救出來。我現今在埃及人向這百姓發狂傲的事上,得知耶和華比萬神都大。”摩西的岳父葉忒羅把燔祭和平安祭獻給上帝。亞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都來了,與摩西的岳父在上帝面前吃飯。
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做的是什么事呢?你為什么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里來求問上帝。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里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上帝的律例和法度。”摩西的岳父說:“你這樣做不好,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一人辦理不了。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愿上帝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上帝面前,將案件奏告上帝,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作的事。并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上帝,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里,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你若這樣行,上帝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
于是,摩西聽從他岳父的話,按著他所說的去行。摩西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有才能的人,立他們為百姓的首領,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他們隨時審判百姓,有難斷的案件,就呈到摩西那里,但各樣小事他們自己審判。此后,摩西讓他的岳父去,他就往本地去了。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滿三個月的那一天,就來到西奈的曠野。他們離了利非訂來到西奈的曠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營。摩西到上帝那里,耶和華從山上呼喚他說:“你要這樣告訴雅各家,曉諭以色列人,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到,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圣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復了耶和華。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在密云中臨到你那里,叫百姓在我與你說話的時候可以聽見,也可以信你了。”于是摩西將百姓的話奏告耶和華。耶和華又對摩西說:“你往百姓那里去,叫他們今天明天自潔,又叫他們洗衣服。第三天要預備好了,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在眾百姓眼前降臨在西奈山上。你要在山的四圍給百姓定界限。說:你們當謹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邊界,凡摸這山的,必要治死他,必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透。無論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聲拖長的時候,他們才可到山根來。”
摩西下山往百姓那里去,叫他們自潔,他們就洗衣服。他對百姓說:“到第三天要預備好了,不可親近女人。”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有閃電和密云。并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上帝,都站在山下。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煙氣上騰,遍山大大地震動,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上帝有聲音答應他。耶和華降臨在西奈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下去囑咐百姓,不可闖過來到我面前觀看,恐怕他們有多人死亡。又叫親近我的祭司自潔,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摩西對耶和華說:“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為你已經囑咐我們說:要在山的四圍定界限,叫山成圣。”耶和華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和亞倫一同上來,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上來擊殺他們。”于是摩西下到百姓那里告訴他們。
上帝吩咐這一切的話說:“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六日要勞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女兒、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日,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圣日。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不可殺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
眾百姓見雷轟、閃電、角聲、山上冒煙,就都發顫,遠遠的站立。對摩西說: “求你和我們說話,我們必聽,不要上帝和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死亡。”摩西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叫你們時常敬畏他,不至犯罪。”于是百姓遠遠的站立。摩西就挨近上帝所在的幽暗之中。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你們不可作什么神像與我相配,不可為自己作金銀的神像。你要為我筑土壇,在上面以牛羊獻為燔祭和平安祭。凡記下我的名的地方,我必到那里賜福給你。你若為我筑一石壇,不可用鑿成的石頭。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就把壇污穢了。你上我的壇,不可用臺階,免得露出你的下體來。”
縱觀被稱為 “摩西五經” 的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 《申命記》五卷,我們可以發現,此篇是一條分水嶺,它將文學和歷史與宗教和法律比較清晰地劃分開來,神話傳說,歷史民間故事的地位被宗教典律所替代。當然,它們相互之間還有很多滲透和影響,尤其是宗教對傳說和故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這五卷從整體上說,是一部宗教典籍,創作者們按照希伯來宗教史的脈絡來完成它。前一卷半可以算是序幕(包括 《創世記》和 《出埃及記》前半部),本篇則是序幕的結束,正劇的開始。從文學鑒賞的角度,我們遺憾地看到,那些帶著浪漫主義色彩的英雄業績的傳說,那些穿插著優美動人情節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寫,那些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戰爭場面都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那些宗教和法律界感興趣的,冗長繁雜的宗教典律和法律條文。但我們也承認,那些傳說和故事,是為這些典律服務的,是產生宗教立法的歷史背景,文學色彩是這些宗教律條廣泛流傳的手段。《舊約全書》 的前五卷對在處理歷史與宗教的關系上,是有明確標準的。如在約瑟的故事與摩西的故事之間有400年的歷史空白,因為在此期間,沒有對希伯來宗教產生影響的人物和事件出現,作為一部希伯來宗教史的典籍,就將其省略掉了。
“摩西五經”主要是介紹希伯來宗教的,宗教律條是它的主要內容。《出埃及記》的第20章,摩西通過上帝耶和華之口向以色列人宣布了十條戒律的總原則,從第21章開始闡述和解釋宗教機構、神職人員和宗教禮儀的具體規定。其中加敘著摩西為立法所作的努力及其個人最后的命運。
此篇中摩西是作為宗教改革家和立法者的形象出現的。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戰勝了亞瑪力人之后,消除以色列民族的外部危險,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使摩西可以著手解決民族內部矛盾。這是摩西夢寐以求的,摩西已經擔當40多年的以色列的領袖,經驗和教訓告訴他,沒有統一的以色列,猶太民族就存在分裂的危險,現在距他進入迦南地區建立自己國家的目標,已經指日可待了,改革的條件已經成熟,可謂天賜良機。
摩西首先進行了組織的改革。他接受了岳父葉忒羅的建議,將以色列人每十人、百個、千個地組織起來,設立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進行管理,這既擺脫繁雜的日常管理工作,又形成了嚴密的管理網絡,從而建立中央集權的直線領導的社會管理模式。它打破了舊的氏族組織形式,為建立以地區劃分為基礎的國家做了充分的準備。摩西的政治體制的改革對以色列民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以色列人、羅馬人等都以十為基本的管理單位,這可能與十進制的數學有關。可它卻與近代科學中的關于管理科學的數學論證不謀而合。法國格雷奇納斯用n·(2n/2+n-1)的公式來求關系的總和數,其中n為部下的數目,認為關系數在1000以上,將會出現管理障礙。結果是管理范圍為7—8人為界限。當然,由于3000年前管理相對簡單,10人的范圍也是適宜的。
摩西并不滿足于初步的改革,他需要在更深的層次上統一以色列民族。他要統一整個民族的思想,樹立整個民族的精神偶像。因此,他爬上西乃山,度過了40個晝夜,起草出十條總戒律和眾多的輔助宗教法律條文。我們來看這十條總戒律,前三條是強調和重申了上帝耶和華的地位、形象和名諱;第四條確定了祭祀上帝的宗教日,也同時表示了上帝對信徒們的恩惠;從第五條到第十條,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貪戀別人妻女和財物,這些內容,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社會道德準則,也是最早的人類法律條文。再看那些細則,涉及的范圍就更加廣泛。首先是宗教禮儀,對供奉上帝的食物的生熟,桌、柜的材料和尺寸,及燈臺、幕幔、幕板、祭壇等都有詳細而嚴格的要求,對神職人員有服裝、外袍、胸牌、冠冕的顏色、質地也都有不同的規定。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對違犯社會道德準則而規定的懲罰。如預謀殺人必須處死,而誤殺則可以逃走避難;在城內奸淫,男女均處死,女方是因為不呼救,而在城外則只處死男方,因女方呼救無用;竊賊夜入民宅,可以殺死,而白天則不能殺死。這些已經可以稱為刑法了,有殺人罪、強奸罪、盜竊罪,還有誹謗罪、偽證罪和受賄罪,甚至還有類似“正當防衛”的復雜問題。處理民事糾紛也被列在里面,如牛觸死人,可以用石頭打死牛,但牛的主人無罪;可是牛的主人如知道此牛愛觸人,而不加處理,則牛與主人同時處死,或罰主人用錢贖命。由此可見,摩西在統一宗教信仰的旗幟下,對社會道德規范和社會秩序進行全面的治理,充分利用這部法律百科式的典籍,使社會法規化,規束以色列人的思想和行為,完成自己的改革大業。
同一切重大社會變革一樣,摩西的變革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就在他上西乃山制定新的法律時,發生了“金牛犢”事件。以色列人在山下等待摩西的時候,用婦女的金首飾鑄造了一尊金牛犢,并以此作為自己的崇拜的偶像,表現了人們對財富的迷戀。正當以色列人為新偶像歡慶跳躍的時候,完成了立法大業的摩西下山了。山下的場面使摩西驚訝、沮喪、憤怒,百感交集,驚訝族人們的墮落,對自己的事業受到打擊而沮喪,為以色列民族的渙散而憤怒。可這時的摩西,再也不是那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草莽英雄,也不是那個在沙漠里流浪、靠鵪鶉嗎哪充饑的部落首領,而是一個久經摩練、雄心勃勃的成熟的政治家。現在他毫無顧忌地運用了政治家的鐵腕。摩西一方面將金牛犢用火焚燒,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讓族人喝掉,表示了他對一神教和改革立法的決心;一方面命令忠于自己的利未后代的氏族,在營中進行殺戮,一天之內竟殺死了3000多離經叛道者。摩西為了打開順利實施立法改革的大門,殘酷鎮壓了以色列民族內部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同胞。
這是描寫摩西人物性格最成功的一筆,摩西這個文學形象的多層次、多側面的性格被刻畫得淋漓盡致。說他是一個專制的獨裁者,一點也不過份。本來“金牛犢”事件完全不必使用殺戮這樣極端的手段。然而,這正是摩西性格發展趨勢所決定的。為了這寵偉的計劃,為了實現這夙愿,他一生都在為之奮斗,幾乎可以從他是一個棄嬰的時候就開始了。他怎么能讓一生的努力付諸東流,怎么容忍在他的事業即將成功的時刻突然夭亡。他用了最殘酷的手段將任何破壞他計劃的行為和想法都消滅在萌芽狀態,不管他想不想流血,血總是會流的。哪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都會有血腥氣,溫柔的革命只有一條路——失敗。環境造就了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性格。
摩西個人的歷史在血雨腥風中結束了,可他的事業成功了。他建立新的社會體制,建立了法規和道德準則,確立了上帝——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宗教地位,建立了宗教機構、神職和宗教禮儀,把以色列人聯合成一個有組織的民族,為最后進軍迦南地區,為建立以色列國完成了組織和思想上的最后準備。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挪亞方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小說、戲劇·明悟禪師趕五戒》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