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航海家辛伯達為經商七次出海冒險,獲得大量財富,過著國王般的奢華生活,引起同名腳夫的感慨。辛伯達向同名腳夫講述他的航海經歷: 第一次航海旅行時,辛伯達和同伴將浮在海上的大魚當作島嶼,在大魚身上燒火做飯,大魚晃動后,來不及趕上船的人都落到海里。辛伯達抓住旅客遺棄的一個大木托盤,伏在上面,被風浪推到一個島上,被島上的養馬人帶去見國王。辛伯達對國王敘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得到國王的賞識,被派去管理港口。后來辛伯達遇見當年落海時所乘船的船長,拿回了貨物,賣得不少財富,順利返回家園。辛伯達后來又經歷了六次出洋遠航和冒險,最遠到過印度、中國。他幾乎每次都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但憑借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沉著應對,得以絕處逢生。最后,經過第七次長達二十七年的冒險生涯,辛伯達平安地回到巴格達,決心不再航海旅行,與家人共敘天倫之樂,以終余年。
【作品選錄】
古代哈里發哈倫·拉希德執政時期,巴格達城中住著一個叫辛伯達的腳夫,以搬運鍸口,境況窘迫,生活十分貧困。有一天天氣炎熱,擔子很重,累得他大汗直流,疲勞不堪。當時他從一家富商門前經過,便放下擔子,坐在門前寬大、清潔的石階上休息、乘涼。
辛伯達剛坐下去,驀然聞到屋里散發出來一股芬芳香味,并聽見不絕如縷的絲竹管弦和婉轉的歌唱聲。他側耳細聽,辨別出那美妙的音樂聲中,還有金絲雀、夜鶯、山烏、斑鳩、鷓鴣等鳴禽的歌唱聲。這種五花八門的聲音,激動著他的心弦,他一時興奮得抑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地悄悄走到門前,伸長脖子向里面窺探。只見里面是一座非常寬大的庭園,富麗堂皇,婢仆成群,那種豪華氣象,儼然是王侯的宮室、門第。微風送來豐盛菜肴香噴噴的氣味,他品味著這誘人的香味,忍不住饞涎欲滴。最后他舉頭望著天空,喃喃地嘆道:“我主!你是創造宇宙的、給人衣食的主宰,你愿意給誰,便毫不計較地給誰豐富的衣食。我主!求你饒恕我的過失,接受我的懺悔。我主!你是萬能的,為所欲為的,因此沒有人能抗拒你的判決和權力。我主!贊美你,你愿意誰富貴,就讓誰富貴;你愿意誰貧窮,就讓誰貧窮;你愿意誰高尚,就讓誰高尚;你愿意誰卑賤,就讓誰卑賤。我主!你是惟一的主宰;你多么偉大!多么權威!調度多么周全!奴婢中你愿意誰獲得享受,就讓誰盡量享受恩惠,就像這所房子的主人一樣,穿絲綢、吃美味,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總之,你掌握著人們的命運,使他們中有的奔波、貧困,有的舒適、清閑,有的享樂、幸運,有的像我一樣,終日勞碌、卑賤。”繼而他凄然吟道:
人世間有多少可憐人,
沒有立足的地方,
只能寄人籬下偷享余蔭。
我是他們中的一員,
疲于奔命,
終日出賣勞力,
生活越來越曲折。
壓在肩上的重擔,
總是有增無減。
別人幸福、悠閑,
無憂無慮,
從來不曾像我這樣生活過一天。
他們豐衣足食,
榮華富貴,
一輩子享樂到底。
誰都是父精母血,
我和他都是一體,
本質上并無差別;
可是彼此間卻隔著一條鴻溝,
有如酒、醋之別。
我倒不是胡言亂語,
只因你是法官,
希望你公公道道地判決。
腳夫辛伯達吟罷,挑起擔子,正要離去的時候,屋里出來一個容貌清秀、體態端正、衣冠華麗的年輕仆人,一把拉住他的手,說道:“我們主人請你,有話對你說;隨我進來吧。”
腳夫打算拒絕,不愿進去,但是無法推卻,便放下擔子,交給守門的,然后隨仆人進去。只見這座房子巍峨堂皇,富麗無比,洋溢著愉快、莊嚴的氣氛。席上坐著的,似乎都是達官貴人;席間擺著各種各樣的果品、美酒和山珍海味。各種花卉的馨香,混著食品的美味,令人陶醉,令人愉快。樂師藝人手持樂器,順序坐著,準備演奏絕技,大顯身手。坐在首席上的是一位須眉皆白的老人,容貌清癯,舉止端莊、嚴肅,一望而知是個養尊處優的享福人。腳夫辛伯達看到這種情景,驚得目瞪口呆,私下想道:“指真主起誓,這是一座樂園,或者是帝王的宮殿。”于是他畢恭畢敬地問候、祝福他們,并跪下去吻了地面,然后謙遜地低頭站在一旁。
主人請他坐在自己身邊,親切地和他談話,表示歡迎,拿頂好的飲食招待他。腳夫辛伯達念過真主的大名,然后吃喝。他吃飽喝夠之后,這才說道:“贊美真主,我吃飽了!”于是站起來洗了手,然后恭敬地謝謝主人。主人對他說:“我們歡迎你,愿你事事如意,大吉大利。你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
“我叫辛伯達,是靠搬運鍸口的。”
主人聽了,微微一笑,說道:“你和我同名同姓,我叫航海家辛伯達。不過剛才你在門前吟的那首詩,希望你給我重吟一遍。”
腳夫辛伯達一時感覺慚愧,非常尷尬,恧然回道:“指真主起誓,因為我疲憊、勞苦、窮困,這才教人寡廉鮮恥,胡言亂語;求主人原諒、饒恕吧。”
“現在你成為我的弟兄手足了,不必害羞,盡管吟吧。因為我聽了你在門前吟的那首詩,覺得十分有趣。”
腳夫辛伯達聽從主人吩咐,把他的感嘆詩重吟一遍。主人聽了,既欽佩而又感動。對他說:“腳夫,你要知道: 我的生活中有著一段離奇古怪的經歷。我將對你敘述我在獲得今日這個地位和享受這種幸福生活之前的各種遭遇,因為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你所見的這個地位,是從千辛萬難,驚險困苦的奮斗中得來的。我曾經過七次航海旅行,在旅途中每次遭遇到的顛危,都是驚心動魄,別人想象不到的。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生前注定了的;生前注定的事是無法逃避的。”
第一次航海旅行
家父原是生意人,他的買賣很興旺,擁有無數財產,生平樂善好施,在當時是有數的富商兼慈善家。他過世時,我還年幼。他留下的遺產中,有現款、房屋田產、貨物等,數目很多。我成年后,自己管理財產,過享樂生活。我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住高樓大廈,結交酒肉朋友、紈袴子弟,揮金如土,浪費無度。當時我以為我的財產夠我生平之用,毫不在意,一直過著揮霍、豪華的生活。
后來我發現自己昏聵,這才恍然覺悟,可是為時已晚,自己的環境、情況,早已今非昔比,錢財也全都花光了。我自顧孑然一身,兩手空空,滿腔愁悶、恐怖,眼看就要陷于絕境。這時候我忽然想起先父所談關于大圣蘇萊曼的遺訓:“三件事比其他的三件較好: 死日比生日好,活狗比死獅好,墳墓比窮困好。”于是我振作起來,收檢余存的家具、衣物和田產,全部拍賣,總共獲得三千金幣,作為旅費,決心作長途旅行,到遠方去經營生意。
主意打定了,我便收拾準備,買了貨物和需要的行李,決心由海路出發。于是我和其他的商人一起去巴士拉,乘船出發,在海中航行了幾晝夜,經過許多島嶼。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從事買賣,有時以物易物,海上生活倒很快樂有趣。
有一天路過一個小島,景致非常美麗、可愛,像樂園一般,因此船長吩咐靠岸停泊,拋下鐵錨,架上跳板。旅客們都舍舟登陸,有的搬鍋碗去燒火煮飯,有的從事洗滌,有的去各處欣賞風景。大家吃喝的吃喝,玩耍的玩耍,正在歡欣快樂,流連忘返的時候,船長忽然高聲喊道:“旅客們!為了安全起見,你們趕快上船來吧。為了保全生命,你們扔掉什物,立刻回到船上來吧。你們要知道: 這不是島,而是漂在水上的一尾大魚。因為日子久了,它身上堆滿沙土,所以長出草木,形成島嶼的樣子。你們在它身上生火煮飯,它感到熱氣,已經動起來了。它一沉下海底,你們會被淹死的。你們扔掉東西,趕快上船來吧。”
旅客聽了船長的呼喚,爭先恐后,扔掉什物,急急忙忙向船奔去。他們有的趕到船上,有的還來不及上船,那所謂小島已經搖動起來,接著沉了下去,小島上的人們全都淹沒在海里。
我自己也是淹沒在海里的人。正當危急存亡、快要淹死的時候,幸蒙真主保佑,我發現身旁漂著一個旅客遺棄的大木托盤,便伸手抓著托盤,伏在上面,兩腳左右擺動,像槳一般,努力和波濤搏斗,希望漂到船邊,能夠得救。可是船長不顧被淹的旅客,張帆揚長而去。我望著船身漸漸遠去,失望到了極點,確信自己非葬身魚腹不可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海中任憑風吹浪打,整整漂流了一天一夜。次日被風浪推到一個荒島上,我抓著垂在水面上的樹枝,爬上岸去,兩腳被魚咬得皮破血流。當時我疲弱、疼痛得不能動彈,好像立刻就要氣絕身死,因此我倒在地上,昏迷不省人事。在這樣的昏迷狀態中,直至次日太陽出來,才慢慢地蘇醒過來;可是兩腳又腫又痛,不能行動,只能慢慢匍匐著爬行。
島上有各種各樣的野果,還有清泉。我摘野果充饑,喝泉水解渴,安安靜靜地休息了幾天,待精神慢慢恢復過來,體力逐漸增強,可以自由行動了,才打算尋找出路。于是我折根樹枝當拐杖拄著,在海濱漫游,觀看各種奇異、美麗的景象。
我繼續沿海濱漫步。有一天,在很遠的地方,出現一個隱約可見的影子,我以為那是野獸,或者是海中的動物。于是我懷著好奇心向那方面走過去,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匹高大的駿馬,被人拴在海濱。我走過去,它長嘶一聲,嚇我一跳。我正打算退走,不想有人從地洞里鉆了出來,大吼一聲,走到我面前,問道:“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到這兒來做什么?”
“我是旅客,乘船到海外經營生意,中途遇險,我和其他一部分旅客落在海中,幸而抓住一個大木盤,在波濤中漂流了一天一夜,才被風浪推到這兒來的。”
聽了我的敘述,他伸手拉著我,說道:“跟我來吧。”于是領我去到地窖里,走進一個大廳,讓我坐下,拿飲食招待我。當時我餓得要命,狼吞虎咽,飽餐了一頓。繼而他詢問我的身世、經歷,我便把自己的遭遇從頭到尾,詳細敘述一遍,他聽了非常驚奇。我又說:“指真主起誓,我的情況和遭遇已經告訴你了,請你別見怪。現在希望你告訴我: 你是誰?為什么住在地洞里的這間大廳里?你把那匹馬兒拴在海濱是什么意思?”
“我們是替國王麥希爾嘉養馬的人,分散在島中的每個地區。每當月明時候,我們選擇高大、健壯的牝馬,把它拴在海濱,然后躲到這個地窖里,靜觀動靜。過一些時候,海馬嗅到牝馬的氣味,跑出海面來引誘牝馬,要帶它到海里去。可是牝馬被拴著,無法逃脫,于是它們相對長嘶,繼而踢打、交尾。我們聞聲跑出去,大聲一吼,嚇跑海馬;從此牝馬受孕,雜交生出來的小馬,每匹值一庫銀子,小馬生得美麗無比。現在已是海馬登陸的時候,若真主愿意,我帶你去見國王麥希爾嘉,讓你參觀我們的國土。你要知道,這里荒無人煙,倘若遇不到我們,你一定孤單、寂寞,甚至犧牲了性命還無人知道。我們不期而遇,這是你的生命有救、可以轉回家鄉的原因呢。”
我祝福他,謝謝他的好意。彼此正在談話之際,有匹海馬來到岸上,長嘶一聲,跳到牝馬面前,要帶走它;接著它們踢打起來,牝馬驚叫不止。養馬的聞聲拿起寶劍、鐵盾,跑出地窖,大聲呼喚他的伙伴:“海馬登陸了,大伙快出來吧!”
他邊喊邊敲鐵盾,于是許多人應聲而出,手持武器,從四面八方跑了出來,喊聲震野,把水牛般的海馬嚇跑了。
霎時間,那些管馬的每人牽著一匹駿馬,來到我們面前。他們看見我和他們的伙伴在一起,便問我的情況。我把自己的經歷敘述一遍,博得他們的同情,于是他們都走近我,席地坐下,鋪開一塊布單,拿出飲食,大伙圍著吃喝。吃完以后跨馬動身,我也騎著一匹馬,隨他們繼續向前邁進,從郊外去到城中,走進王宮。他們先向國王麥希爾嘉報告、請示,得了國王允許,這才帶我進去。我畢恭畢敬地向國王祝福、致敬。他歡迎我,尊敬我,問我的情況。我把自己的經歷、見聞,從頭敘述了一遍。他聽了感到驚奇,說道:“孩子!指真主起誓,你安然脫險了。你要不是長壽的人,這是很難擺脫那種災難的。贊美真主,你算是脫離危險了。”于是他優待我,尊敬我,好言安慰我,留我在宮中任職,做管理港口、登記過往船只的工作。
從此我在宮中服務,勤勤懇懇,小心謹慎地做事,博得國王的賞識、器重,給我華麗的衣服穿,經常陪隨國王,并參與國事,替庶民謀福利。就這樣我留在那兒,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那時候我每到海濱,經常向商旅和航海的人打聽去巴格達的方向,也希望有人上那兒去,我可以和他同路回家。可是始終沒有人知道去巴格達怎么走,也沒有誰要上巴格達去,我大失所望,郁郁不樂,過了很長的時期。有一天,我進宮謁見國王麥希爾嘉,在宮中碰到一幫印度人,就上前問候他們。他們熱情地回答我,和我談話,問我的國籍。
我打聽他們的鄉土,據說他們是不同的民族,有的屬于沙喀爾人,是個良善的民族,性格敦厚,不虐待虧枉別人;有的屬婆羅門,這個民族不喝酒,環境好,生活富裕,相貌漂亮,情感豐富,善于飼養家畜。他們告訴我,在印度共有七十二種民族;我聽了感到十分驚奇。
國王麥希爾嘉的管轄區內,有個叫科彼魯的小島,通宵達旦,可以聽到鼓鑼之聲。當地的人和旅行家告訴我們,島上的居民全是精明強干的。在那里的海中我看見過二十丈長的大魚,也看見過貓頭鷹魚。此外還有許多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事物,要詳細說,話就長啦。
我在那里照例不間斷地拄著拐杖,在海濱巡視游覽。有一天,我看見一只大船向岸邊駛來,船中旅客很多。船攏岸后,船長吩咐落帆停泊,架上跳板,水手們搬出貨物,經我的手登記下來。我問船長:“船中還有其他貨物沒有?”
“有,先生;船里還有一部分貨物;不過它的主人在別的島上遇險落海淹死啦,因此他的貨物由我們代為保管。我們打算賣掉他的貨物,把錢帶回巴格達去,還給他的家屬。”
“貨物的主人叫什么名字?”
“他叫航海家辛伯達,已經淹死啦。”
聽了船長的回答,我仔細一看,立刻就認出他來了,抑制不住失聲大喊起來,說道:“船長哪!你要知道,我就是你所說的那些貨物的主人呀!我就是那天跟旅客們一起去島上的那個航海家辛伯達啊!當時我們在這條大魚的身上,當它動的時候,你大聲呼喚,叫我們趕快上船;可是有的趕上船去,有的趕不上去,就都落到海里。我自己也是落在海里的一個。幸而真主保佑我,讓我抓住旅客遺棄的一個大木托盤,伏在上面,被風浪推到這個島上,碰著替國王麥希爾嘉養馬的人,帶我去見國王,我對國王敘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蒙國王賞識、優待,派我管理港口。我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博得國王信任。你船里的那些貨物,它是我的財產呀!”
“毫無辦法,只望偉大的真主拯救了!這么說,從此人間沒有忠實、信義的人啦。”
“船長!你聽了我的話,為什么這樣大驚小怪呢?”
“這是因為你聽得貨主淹死,才來假冒,企圖奪取貨物的。這是不義的事。我們明明親眼看見貨主和其他許多旅客同時落海遇難,誰也不曾脫險,你怎么能冒稱是貨主呢?”
“船長,請你聽一聽我的故事,明白我的情況,這就證明我不是說謊;因為說謊騙人,那是壞人的行為。”
于是我對船長詳細敘述從巴格達出發,直至島上遇難的經過,所有貨物的種類,以及旅途中我和他之間的交往。這樣一來,船長和商人們才承認我,證實我不是說謊騙人。大家喜笑顏開,祝我安全脫險之喜,說道:“憑著真主起誓,我們一直沒有相信你會安全脫險,這是真主使你再生啦。”于是他把貨物賠給我;沒有一點損失,都原封不動,寫著我的名字。我打開貨物,選擇幾種最名貴而值錢的,叫水手帶著隨我進宮,作為禮物,獻給國王,告訴他我所乘的那只商船來到港口,我的貨物全都帶來,并把一部分貨物送給國王作禮物。國王感到十分驚奇,證明我過去所說的全都是事實,因而越發愛我,非常地尊敬我,也回贈我許多禮物。
我賣掉自己的貨物,賺了一筆巨款,然后收購當地的土特產,裝滿船艙,待船快要起航,才去謁見國王,感謝他對我的恩情,求他準我起程回鄉。國王慨然允許,并送我許多土特產。于是我辭別國王,隨商人們重過旅行生活。孤舟在茫茫的大海中,不分晝夜地繼續向前航行,最后順利、安全地回到巴士拉。我能夠安全回到家鄉,感到無限的高興、快樂。我在巴士拉逗留、休息幾天,然后攜帶貨物,滿載而歸;到了巴格達,許多親戚朋友都來看我。
我用做買賣賺得的錢,制備家具什物,購買婢仆車馬,廣置田地產業。我在短時期內成家立業,擁有的財產,比先父遺留給我的財產不知增加了多少倍。從此我廣交朋友,經常和文人學士往來,終日追求享受,生活比從前更舒適、優越。過去的艱難困苦,旅途中的顛危,全都忘得一干二凈。這是我第一次航海旅行的經歷;若真主愿意,明天再談第二次航海旅行的情況吧。
航海家辛伯達談了第一次航海旅行的經過,招待腳夫辛伯達和朋友共進晚餐,并吩咐仆人取來一百金幣,送給腳夫辛伯達,說道:“今天蒙你光臨,給我們帶來慰藉了。”
腳夫辛伯達謝了航海家辛伯達,帶著他送的金幣告辭回家。一路上他思索著自己的遭遇和別人的經歷,感到非常驚奇、詫異。
當天夜里,腳夫辛伯達安安逸逸地一覺睡到次日清晨,這才踐約去到航海家辛伯達家中,備受主人歡迎、尊敬,主人請他坐在自己身邊,待其余的親友陸續到齊,才招待他們吃喝。繼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航海家辛伯達開始敘述第二次航海旅行的經過。
(納訓 譯)
【賞析】
《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描寫中古阿拉伯商人遠航經商,追求財富的冒險生活,反映了中古阿拉伯世界手工業、商業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發展狀況,再現當時阿拉伯商業的繁榮景象。故事表現了新興商人的性格特點: 不畏艱難的開拓精神和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這正是當時阿拉伯帝國的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的反映。
主人公辛伯達前后七次出海冒險,到過許多人跡罕至之處,增長了見識,積累了財富,他是極富傳奇色彩的中古艱苦創業的新興商人的典型。這一形象有如下特征:
首先是對金錢與知識的渴求。中古時代航海旅行充滿了艱難險阻,辛伯達在海外多次因陷于困境而發誓決不再出海,但他回家后總是再度出航。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他“要賺大筆的錢”;二是海外奇異的風光吸引著他。對金錢和知識的渴求,構成了辛伯達航海冒險的兩大動力,這正是早期商業資產者精神上的重要特征。
其次有堅強的意志、豐富的經驗和聰明的頭腦。這是辛伯達在其航海旅行中一再表現出的性格特點,他歷盡艱險,卻總能化險為夷,一再遭受挫折,卻從不氣餒。他處于絕境,決不坐以待斃,而是懷抱希望,積極尋找機會。選文中辛伯達在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將一尾大魚當作島嶼,差點沉入大海,他伸手抓住一個木托盤,努力和波濤搏斗,飄游到一個荒島上,“摘野果充饑,喝泉水解渴”。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勇于進取、充滿自信、富有開拓精神的人物形象。
而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則是辛伯達的另一面性格特點。他貪圖享樂、唯利是圖、冷酷殘暴,第四次航海旅行中,他為了自己活命,殘忍地打死那些陪葬的人以奪取他們的食物。對于辛伯達這方面的丑惡行為,作品取的是肯定的態度。但是在今天看來,對于辛伯達這個人物應當采取一分為二的評價。對于他損人利己的作風應持否定態度;對于他敢于探險的精神則應予以贊賞。需要指出的是,辛伯達是新興商人和航海家的典型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是進步勢力的代表。
由辛伯達航海經商冒險的故事,自然讓人聯想到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笛福的《魯賓遜飄流記》。辛伯達和魯賓遜都是積極進取、不斷開拓、勇于冒險的商人;都曾遭到過毀滅性的打擊,但總能以頑強的毅力沉著應對,化險為夷;都具有發財致富的渴望與對遠方的好奇與向往,促使他們不安于現狀,敢于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冒險。因此有人認為《魯賓遜飄流記》受到《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的影響,“辛伯達可以說是魯賓遜的雛形與前身”。
《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描寫了豐富的海外見聞,展示了各地奇異的風貌,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尤其能體現出《一千零一夜》藝術上想象力豐富、對比夸張大膽、浪漫的神話世界與現實的人間場景結合等特點。例如辛伯達所見到的一座高大白色圓頂建筑,卻原來只是形體龐大的“神鷹”所生的蛋;而滿是沙土、長出水草的島嶼竟是漂在水上的一條巨大的魚。這些豐富的想象使得人們在閱讀故事時,內心深處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得以滿足,獲得激動人心的審美感受。
(廖一蒙)
上一篇:《路得記 [古希伯來]佚名》讀后感
下一篇:《達利自傳 [西班牙]達利》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