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先生們》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瓦(1908—1986)的代表作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一個圣誕之夜,一些反法西斯的作家、記者和政治家聚集在亨利與波爾同居的公寓里,舉杯慶祝反法西斯的勝利。同時,戰后的法國向何處去?這個問題成了眾人議論的中心。在這個問題上,亨利和波爾發生了爭執,亨利要努力寫作,以自己的作品流傳后世,波爾則希望關門享樂,過與世無爭的生活。最后他倆分手了。這時,國內的左派和右派都積極活動起來:亨利的摯友羅伯特發起組織了一個新的左派運動,脫離了法共的領導,他希望亨利主持的《希望報》聲援他的左翼運動。亨利雖然一向主張思想獨立,但為了支持羅伯特的社會主義左派運動,還是參加了這個運動。羅伯特的妻子安娜是位心理學醫師,他們的女兒娜第納的戀人在戰爭中犧牲了,因而喪失生活的信念。安娜也為戰爭耽誤了自己的愛情和青春而傷感,但她還是積極支持丈夫的事業,從中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可是,自從《希望報》介入政治后,社會上的種種政治勢力都開始攻擊亨利。《希望報》陷入困境。于是,羅伯特和亨利的支持者們紛紛離開運動,有的轉向極左,有的轉向右派,有的甚至成了恐怖分子。1945年,安娜到美國參加國際心理學協會年會,會議期間她遇到美國左翼作家路易斯,喚起了她心中對生活的熱情。這時在法國,羅伯特的左派運動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成員要挾羅伯特和亨利向右轉。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保持住了運動的基本隊伍和其喉舌——《希望報》。美國在歐洲實行馬歇爾計劃,羅伯特和亨利一起站在蘇聯一邊,可是這時蘇聯內部的一些問題(如“勞動營”)傳到法國,羅伯特和亨利發生分歧,羅伯特認為不能披露這些問題,因為“不能做損害蘇聯的事”,但亨利認為應該實事求是地報道。結果二人分裂。然而二人分手后仍然按自己的方式為尋求人類正義而斗爭,可是他們到處碰壁,使得他們又重歸于好。他們互述思想,決心開始新的戰斗旅程。
《大人先生們》刻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一部分知識分子在新的形勢面前的精神狀態和立場的變化,他們經受著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必然做出各自的選擇。亨利熱忱而富有才華,他一度動搖過,但最后終于挺住了,選擇了堅決捍衛真理的立場;安娜的選擇也讓人們深思,她不斷地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可是后來她卻弄到想服毒自盡的地步,是亨利和羅伯特他們的行動使她產生了新的希望。小說資料豐富,敘述筆法有力,是波伏瓦的杰作。
上一篇:《夜航》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大街》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