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3 彩色片 93分鐘
西班牙埃利亞斯·克雷赫塔電影公司攝制
編導:維克托·埃里塞 攝影:何塞·路易斯·阿爾卡伊內 主要演員: 奧梅洛·安東努蒂 (飾阿古斯丁) 松索雷斯·阿朗古蘭飾埃斯特雷利亞
本片獲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圣保羅國際電影節評論獎,波爾多國際電影節大獎。
【劇情簡介】
1950年至1957年西班牙北方的某城市。
8歲的小姑娘埃斯特雷利亞與父親阿古斯丁、母親胡利婭居住在城郊的棟稱為 “海鷗”的房子里。
阿古斯丁是位醫生,他會看風水,能利用懸垂測出地下什么地方有水。阿古斯丁終日抑郁寡歡,他從不言及自己的過去。埃斯特雷利亞很愛父親,當父親外出時,她守在家門口等待父親回來。在埃斯特雷利亞的心目中,父親是位帶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因此她經常向母親探尋父親的情況。埃斯特雷利亞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來自南方,他與祖父不和。她知道父親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使鏈子懸浮在空中,這些使得埃斯特雷利亞對父親非常崇拜。她經常拿出南方城市塞維利亞的畫片仔細端詳,猜想父親為什么要離開南方而再也不想回去了。
埃斯特雷利亞第一次領圣餐的前夕,她的祖母羅薩里奧太太及阿古斯丁的奶媽米拉格羅斯由南方趕來,參加她領圣餐的儀式。
晚上,米拉格羅斯奶媽和埃斯特雷利亞同睡在一個房間,埃斯特雷利亞利用這個機會不斷追問南方及父親的有關事情,米拉格羅斯告訴她,她的父親阿古斯丁過去一直居住在炎熱的南方,在共和時期和內戰時期,阿古斯丁擁護共和派,但阿古斯丁的父親則擁護佛朗哥。佛朗哥執政后,阿古斯丁被關進了監獄。阿古斯丁出獄后,由于與父親的政見不同,總是爭吵不休。阿古斯丁無法與父親相處,只好離家出走,定居在北方。
埃斯特雷利亞領圣餐的日子到了,人們給她穿上漂亮的白色連衣裙,披上美麗的紗巾,打扮得猶如出嫁的新娘。埃斯特雷利亞最擔心的是,在自己領圣餐的重要時刻,父親是否會參加。因為父親從來不進教堂。
教堂里坐滿了人,在莊嚴的樂聲中,神父為幾位身穿白色服裝的孩子祈禱,并將圣餐放進她們的嘴里。領圣餐之后,孩子們奔向自己的父母。埃斯特雷利亞吻了媽媽、祖母和米拉格羅斯,她驚喜地發現,父親站在教堂的后邊,正面帶微笑,目光慈祥地望著她,埃斯特雷利亞興奮地跑過去親吻父親。
當天,埃斯特雷利亞的父母為她舉行了慶祝會。一向十分嚴肅的阿古斯丁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帶著女兒翩翩起舞。埃斯特雷利亞望著笑容滿面的父親,心中感到無限幸福。
下午,埃斯特雷利亞的祖母和米拉格羅斯返回南方,但是,她們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埃斯特雷利亞的腦海里。從此,她對南方更加向往。
一天,埃斯特雷利亞在父親的書房發現了一張標明“伊雷內·里奧斯”的女人的畫像,這張畫像引起了她的好奇之心。于是,她巧妙而隱蔽地問媽媽是否認識一位名叫伊雷內·里奧斯的人,但媽媽說不認識此人。
在兩個月之后的一天下午,埃斯特雷利亞放學回家,她無意中在市中心的電影院門口看到了父親的摩托車。她望著影院張貼的《黑暗中的鮮花》這部影片的海報,突然她發現伊雷內·里奧斯的名字印在海報的顯要位置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向售票員要了一張節目單,并問清了哪個演員叫伊雷內·里奧斯,然后她走到電影院的對面,站在那里等候。
此時,電影院正在放映《黑暗中的鮮花》的結尾部分,由伊雷內·里奧斯扮演的角色被她的情人槍殺了。坐在影院里的阿古斯丁目不轉睛地盯著銀幕。
散場后,阿古斯丁離開電影院默默地走進一間咖啡廳。他坐在桌前給與自己多年沒有聯系的、藝名為伊雷內·里奧斯的勞拉寫信,他想知道勞拉是否還健在。這時,一直跟蹤他的埃斯特雷利亞來找他。
阿古斯丁盼到了勞拉的回信,勞拉在信中傾述了自己與阿古斯丁分離這些年之中的孤獨和苦悶。她不理解阿古斯丁為什么在這么多年渺無音信之后,又突然給她寫信。她希望今后阿古斯丁不要再給她寫信了。
一天晚上,阿古斯丁離家出走。他到了火車站想去南方,然而在第二天清晨他又悄悄從后門回到了家里。埃斯特雷利亞發現,從這時起,父親像是變了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悲哀和絕望之中,他不再和女兒及家人親近,家中的氣氛沉悶、壓抑。
光陰似箭,埃斯特雷利亞已經長成15歲的大姑娘了。一天中午,阿古斯丁突然到學校去找埃斯特雷利亞,然后帶她到一家高級飯店用餐。父女倆已多年沒有這么親近地坐在一起了。埃斯特雷利亞壓制不住自己的疑惑,問父親,伊雷內·里奧斯到底是誰。然而阿古斯丁卻淡淡地說不認識此人,只認識一個很像她的人。不久,阿古斯丁在郊外自殺了。埃斯特雷利亞發現父親在自殺之前給南方打過電話,但不知接話人是誰。在埃斯特雷利亞傷心、孤獨的時候,奶奶和米拉格羅斯來信讓她去南方。埃斯特雷利亞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往自己渴望已久而又帶有神秘色彩的南方。
【鑒賞】
電影表現人物內心深層次的隱秘情感是有一定的困難的,然而西班牙電影導演維克托·埃里塞拍攝的《南方》卻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功。他在該片中利用光影、色彩、音響把男主角阿古斯丁所處的孤寂、壓抑的環境及思想中的重負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在舒緩的節奏中孕育出了強烈的情感暗濤,這股暗濤對觀眾產生了沖擊力。
《南方》所敘述的故事發生在1950年至1957年之間,影片沒有直接描寫阿古斯丁的坎坷命運,而是通過阿古斯丁尚未成年的女兒埃斯特雷利亞的回憶,用孩子的目光及思維,客觀地表現了他的苦悶及不幸。影片層層深入地揭示了阿古斯丁走向自我毀滅的社會、家庭及他個人的原因,塑造了一個令觀眾難以忘卻的人物。
即將黎明時分,埃斯特雷利亞的臥室仍籠罩在黑暗之中,只有床前的窗戶透出幽藍色的光。在狗吠聲、慌亂的腳步聲和撕心裂肺的呼叫聲中埃斯特雷利亞慢慢醒來,微弱的光照在她的臉上。她坐在床邊拿出父親阿古斯丁留給她的懸垂深情地看著,淚水奪眶而出。她似乎已經知道父親永遠地離開了她,離開了這個愁緒永不能解開的世界。面對手中的懸垂,埃斯特雷利亞的思緒閃回到童年……影片以這種憂郁的色調開始了它的敘述。
《南方》的結構分為三部分,由淺入深地表現了阿古斯丁的感情變化。第一部分突出了埃斯特雷利亞對父親的愛,父親與女兒之間的親密情感。通過埃斯特雷利亞回憶父親帶自己騎摩托車兜風、教自己使用具有神秘力量的懸垂等情節勾畫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阿古斯丁雖因社會和家庭原因而郁郁寡歡,但他對女兒的愛卻是發自內心的,女兒在他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此時的阿古斯丁尚未喪失生活的勇氣。
埃斯特雷利亞首次領圣餐是第一部分的高潮。這一天,埃斯特雷利亞身穿潔白紗衣,打扮得猶如新娘。她的祖母及父親的奶娘也從南方趕來參加這一慶典。十分興奮的埃斯特雷利亞擔心從不跨入教堂的父親不來參加她領圣餐的儀式,但她的父親為了女兒居然違背自己的生活準則,參加了她的這一重要活動。在家庭的慶祝會上,阿古斯丁帶著女兒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興高彩烈的埃斯特雷利亞看到父親的臉上流露出難得的笑容,他往日無神的眼睛中閃爍著歡樂的光芒。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年幼的埃斯特雷利亞已經朦朧地意識到父親內心的孤獨,但她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她不斷尋找答案,想解開心中的謎團。
第二部分表現了阿古斯丁內心世界的隱秘及其矛盾的心態。在埃斯特雷利亞領圣餐后的不久,她無意中在父親收藏的東西中發現一幅女人的肖像,上面寫滿了“伊雷內·里奧斯”,她很想知道此人是何許人也。一天,她在電影院門前的海報上見到了伊雷內·里奧斯的名字,并發現父親在影院里看由伊雷內·里奧斯主演的影片。她看到父親從影院出來之后到咖啡館寫了封信。此刻,敏感的埃斯特雷利亞已經意識到伊雷內·里奧斯和父親的關系不同尋常。導演在這里作出了寓意頗深的安排,暗示了阿古斯丁、埃斯特雷利亞及伊雷內·里奧斯(真名為勞拉)的關系。阿古斯丁深深地愛著伊雷內·里奧斯,伊雷內是電影明星,埃斯特雷利亞在西班牙語中是明星的意思(埃斯特雷利亞在臨出生之前,阿古斯丁就決定了她的名字,埃斯特雷利亞手上戴的戒指也是一顆星)。這一部分表現了盡管阿古斯丁與伊雷內·里奧斯多年沒有往來,但阿古斯丁對她始終不能忘懷。當他看了伊雷內主演的影片之后,內心又起了波濤,他很想知道伊雷內的現狀,于是,他給她寫了信。
阿古斯丁收到了伊雷內的回信(伊雷內平靜地告訴他自己的生活狀況),他想拋棄妻子、女兒去找伊雷內,但到了火車站之后,他猶豫了。第二天早晨,阿古斯丁又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家中。從此以后,他與女兒埃斯特雷利亞的關系起了變化。阿古斯丁終日寡言少語,把自己關在閣樓上。他和女兒之間的關系變得十分冷漠。他想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但又沒有勇氣面對現實,他在情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導演在這一部分也安排了一個高潮:埃斯特雷利亞為了引起阿古斯丁的注目和關心,躲在床底下不出來。母親呼喚著焦急地四處尋找她。天漸漸地黑了,埃斯特雷利亞仍躲在床下,她希望她的“失蹤”能引起父親的注意,她盼望父親能出來找她。她在床下聽到父親在閣樓上用手杖觸動地板的響聲,這聲音沖擊著埃斯特雷利亞的心靈。執著的埃斯特雷利亞在與父親的這場無形的較量中失敗了。她在失望與痛苦之中深切地了解了父親感情上的巨大變化。
第三部分表現了阿古斯丁為尋求感情上的解脫而走向死亡。歲月流失,埃斯特雷利亞已成為15歲的大姑娘。一天,阿古斯丁把女兒請到一家大飯店用餐,他想恢復與女兒之間的親密關系,但他發現女兒長大了,他們之間的裂痕難以修復。阿古斯丁與女兒的這次相聚可看成是他向女兒的訣別,也可看成是這次聚會促使他下了棄世的決心。
第三部分與前兩部分一樣依然沒有正面描寫阿古斯丁的感情變化,阿古斯丁的死也只有橫尸郊外的一個鏡頭。但觀眾通過埃斯特雷利亞的視線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阿古斯丁內心中的巨大痛苦,他情感上的重負撞擊著觀眾的心靈。
在《南方》中既沒有涉及西班牙內戰,也沒有表現佛朗哥獨裁政府的專制統治,但《南方》的政治符號是極為鮮明的。阿古斯丁過去一直居住在南方的美麗城市塞維利亞,年青時是擁護左派的共和派分子,并與美麗的勞拉(即演員伊雷內)相愛。內戰結束,佛朗哥開始執政后,阿古斯丁被關進了監獄。出獄后,阿古斯丁找不到固定的工作,又與擁護佛朗哥政權的父親政治觀點不同,經常爭吵,最后只好離家出走。阿古斯丁無法和自己所愛的勞拉結婚,娶了溫順、能吃苦的胡利婭為妻,并帶著妻子、女兒到處奔走,想找一個固定的工作(影片開始時,阿古斯丁全家在火車上),最后定居在北方的這個小城。影片從側面抨擊了佛朗哥主義,使觀眾意識到佛朗哥的獨裁統治是阿古斯丁郁郁而死的社會原因。
《南方》的藝術特色突出表現在色彩和光線的運用上。整部影片的色調是低沉的,以缺乏生氣的土黃色為基調。畫面用光講究,暗部的色彩層次豐富,許多鏡頭都猶如耐人尋味的油畫。主人公阿古斯丁經常處在陰影之中,光影的造型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其中阿古斯丁教女兒使用懸垂和阿古斯丁獨自呆在閣樓上用手杖敲擊地板的兩場戲的用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色彩的這樣處理也突出了某種神秘的氣氛。
《南方》充分調動了音響的表現力,利用觀眾的聽覺深化了主題。例如:影片的開端出現了狗吠聲、慌亂的腳步聲、阿古斯丁妻子凄厲的喊叫聲,但畫面并沒有展現狗、奔走的人和阿古斯丁的妻子。這些音響足以把觀眾帶入一個慌亂的、出了事的境界之中。
《南方》中的音響不是簡單的聲畫對位,而是把音響作為創作的重要手段,使音響產生了無窮的表現力。
《南方》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除了上述的用光、色彩、音響在造型上形成的神秘感外,導演所塑造的阿古斯丁這個人物本身就是一個難解的謎。阿古斯丁是位治病救人的醫生,但卻不能醫治自己的心病。他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探測自然界的秘密,即用懸垂找地下水),在埃斯特雷利亞的心目中他像個神話人物,卻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這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通過孩子的目光和平淡的日常生活展現了人的復雜情感。導演充分利用了電影語言,整部影片對話少,畫面構圖獨特,影片中有一種神秘、憂郁的氣氛。由于經費問題,《南方》只完成了北方的內容,南方沒有在銀幕上出現。
本片編導維克托·埃里塞畢業于西班牙電影研究實驗學院,他拍片不多,但影響較大。埃里塞執導的《蜂房精神》(1973)以孩子的目光表現了變化莫測的現實社會,該片在圣塞瓦斯蒂安電影節獲“金貝殼獎”。10年之后,他執導了這部《南方》,仍以孩子的目光展示社會和描繪人的情感。
上一篇:《午后的遺書》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印度之歌》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