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風暴》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5 彩色片 90分鐘
中國香港恒生/思遠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吳思遠 攝影:張麟麒 主要演員:(出場序)熊德成金標 閔敏 凌漢 馮敏 王為 陳耀林
【劇情簡介】
這是一起1974年轟動國際的香港高級警司貪污案的寫實影片。案發后,各國報刊曾競相報導。
夜晚,一輛警車行駛在香港的街道上。德叔、司六正在街上巡邏。妓女朝德叔頻頻招手,同時也發現了幾個人在賣白粉。
有幾個妓女被招呼著走進一家酒吧,德叔告訴司六她們是去應征。
寬敞舒適的旅館房間,香港一警司包了一個妓女,妓女發現他帶了手槍和手銬,大驚失色。警察告訴她別怕,他是來玩她的,而不是來抓她的。
司六看見一群人擠在那里吵吵嚷嚷,就問德叔怎么回事,德叔告訴他這群人在賭博,司六要去抓他們,德叔見慣不怪地說“不用,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他們轟走了一群擺攤賭博的人。
妓女因為出來遲了,被派紅包的男子教訓了一通。警察走出來威脅他,嚇得他們連連說著對不起,走出了門。這時,有人在街上搶東西,司六從車里飛奔出來,把小偷抓住,用手銬銬起來。
劉長偉探長辦公室。幾個警察在那里閑聊。這時偉哥進來,眾人各自離去。一男子走進偉哥辦公室,遞給他一包東西,偉哥囑咐了他幾句,就讓他離開了。偉哥打開紙包,里面是厚厚一疊港幣。他拿出一半放進內衣口袋里,又將剩下的分成兩份分別給了手下其他人和亨達警司。亨達警司不在,他的秘書把錢放在了他的抽匣里。
司六早上上班,與同事們打著招呼,一同事給了他一份錢,他不明白為何發錢,就問探長是不是昨晚值勤發的獎金。探長告訴他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司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亨達警司走進辦公室,翻看文件。然后打開抽屜看見了那一大筆錢,滿意地笑了。
亨達警司去機場接彼得,彼得剛到香港任職,他躊躇滿志地告訴亨達自己三年內會升至總督,兩人聊了一會,互相告別。
一天,亨達警司帶著幾個人在街上巡邏。亨達表情嚴肅地在前頭走著,德叔在后面偷偷地向那不法分子示意,叫他們快離開。亨達警司發現德叔在后面晃頭擺手,就問他這是干什么,德叔忙說他在活動筋骨。
賭博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有一人在門口放哨。亨達一行人在門口停住了,那人正看著報紙,全無覺察,德叔在后面急得直比劃,那人抬頭看見他們大驚失色,趕忙跑進門去,按了緊急鈴,在屋內賭博的人亂成一團,亨達覺得不對勁,就帶著手下的警察趕去搜查。可進門一看,屋里的人有的看報紙,有的下棋,還有的在打乒乓球,毫無賭博的跡象。他們闖進另一家裝潢豪華的賭博場,卻早已人去樓空。店主沈老板指責亨達無憑無據,并要求他留下名字。亨達一行人走后,賭徒安心地走了出來,繼續賭博。亨達走了一段路,覺得有詐,又折回來,成功地捕獲了他們。沈老板被扭送到拘留所里。
為了買通亨達,晚上,劉探長請亨達到家里吃飯、喝酒。這時劉探長的夫人回來了,她告訴丈夫今天買了一塊玉,花了12萬元港幣,亨達警司聽了這么大數目的一筆錢,有些吃驚。劉探長帶陳探長和亨達警司來到夜總會,找了三個漂亮女人作陪。陳探長為了逞能燒了張大牛。克里斯蒂娜和亨達在跳舞,并約好了明天在沙田酒店喝茶。
第二天,亨達一個人在那里等克里斯蒂娜,這時看見了彼得。彼得說了幾句話,因為有人找他便告辭了。在酒店門口,他看見劉、陳鬼鬼祟祟地給了彼得一個大紙包,彼得瞟了一眼在遠處坐著等人的亨達,急忙將紙包放進了懷里。劉探長、陳探長熱情地跟亨達打招呼,并解釋說彼得跟陳探長在同一警署,每個星期都在這里會一次面。劉探長說克里斯蒂娜白天有事,晚上約亨達到家里坐。
晚上,劉探長趨車將亨達載到彼得家門口,有一男子提著一只黑色皮包站在門口,不一會兒彼得夫人出來,兩人走到僻靜處。男子將皮包放在地上,轉身離開。彼得夫人看看四周沒人,拾起皮包急忙走進大門,將門掩上。坐在汽車里觀望的亨達弄不清楚這是怎么一回事,忙問劉探長,劉探長告訴他皮包里面裝的都是錢,亨達若有所思。
亨達約久未謀面的朋友大衛到酒吧喝酒。大衛告訴亨達他辭職不干了,因為他不能答應中國警察的要求,他們就陷害他,并給他拍照捏造證據。他說正派人無法在這里工作,他準備下星期回英國。
豪哥的別墅里,坤叔告訴他最近收入不景氣,是因為沙大昌等人搶了生意。豪哥吩咐手下人把他們干掉。這時有人報告,貨已經到了,可少了兩袋。
后花園里,阿正告訴豪哥說要用十萬塊錢才能買到一個官位,豪哥欣然應允,并告訴他一定要得到這個重要職位。
劉探長來了,他說因為明天那位新來的亨達值班,準備發出的貨可能遇到麻煩。英姐建議他用用“銀彈政策”,豪哥讓他多給亨達點兒錢。
亨達正在房間里看報紙,這時有人敲門,一個男子來給他送生日蛋糕,亨達有些莫名其妙,就打開盒子,一看果然是生日蛋糕。這時,劉探長打來電話叫他切開蛋糕,并告訴他不管喜不喜歡吃都不要叫別人知道。亨達將信將疑地切開蛋糕,一看,奶油里面一塑料袋碼得整整齊齊的港幣。他將錢放進抽屜。叉著腰笑了笑。
夜晚,值勤的亨達正在檢查一輛貨車,司機探出頭來,告訴他這貨今晚要送上船去,并祝賀他生日快樂。亨達認出他正是給他送蛋糕的那個家伙,心里有些緊張。他猶豫了半天,將車放了過去。過了一會兒,劉探長來了,贊揚他事情干得漂亮,并堵住了一輛藍色轎車,在后尾箱里發現了三袋白粉。然而這一切都是他早已安排好的,他這么做是想讓亨達有東西交差。亨達與劉探長勾結在一起,為走私團伙大開綠燈,不僅囊中鼓鼓,而且連連晉升。
亨達成立了萬勞企業有限公司。作為董事長,他讓所有的英國警察對所管轄的地區采取寬容政策,放走私、賭博等不法分子一馬。英國警察們為了能多分紅,都紛紛答應。
夜晚,司六和沙哥等人在值班。在一輛車的尾箱里查出了許多袋白粉。車主拿出一疊錢想賄賂他們,二人拒不接受,并將他抓回警署。
阿正將十萬港幣送給彼得警司,以求得在萬勞地區的職位,彼得坦然地收下了這筆大額現金。
司六回到警署,同事告訴他沙靖華已調到熟水塘,并警告他也加點小心。司六為沙哥抱不平,沙哥告訴他自己不會辭職,需要更多的正派人使警署走上正軌,希望這個機構還會有前途。兩人依依不舍地分開了。
豪哥、英姐、劉探長、陳探長等人在打麻將。為了討好劉探長,英姐故意放牌,讓他贏錢。電話鈴響,豪哥得知走私貨被人搶了,便吩咐一定要好好教訓那些搶貨的人。
僻靜的山間小路,豪哥的三個打手將搶貨的人打個半死,失意的沙靖華正巧路過這里,他掏出手槍將一人打死,其他兩人逃跑了。
早上,彼得警司緩緩將車停下,鎖上車門走向警署大樓。他剛一離開,一群人就圍上他的轎車,打算撬開車門。彼得走了沒多遠,發現忘了帶東西,又返了回來。那群人又慌忙藏了起來。彼得一走,其中一個人打開尾箱,拿出一個裝滿港幣的手提箱,慌忙駕車離開。
彼得走進自己的辦公室,發現廉政公署的人早已等在了那里。廉政公署的警察搜查了他的辦公室,對他開始進行調查。
劉探長見情況不妙,趕緊通知親近的人將存款轉移,并賣掉全部股票。
阿正來通知英姐,英姐仍不以為然。
彼得離開警署,走在街頭,被人跟上,老奸巨猾的彼得將兩人甩掉,買了回倫敦的機票,準備逃往英國。
豪哥回到別墅,英姐對他的歸來有點擔憂。廉政公署的警察逮捕了亨達。審訊室里,亨達想狡辯,但證據充足、確鑿,他不得不將事實全部說了出來。廉政公署的警察將豪哥、劉探長、陳探長、阿正一一抓獲。
警察闖進了豪哥的別墅,將豪哥及手下人抓了起來。英姐被人帶著從地下室后門溜了出去。
高等法院,彼得終于被廉政人員引渡回港接受審判,被判徒刑14年,亨達5年,劉長偉13年,陳探長12年,鄭康平愿作證人,將功贖罪,姑免檢控。亞豪販毒、證據確鑿,被判徒刑30年,弘英逃亡八個月后歸案,被判徒刑16年。
【鑒賞】
70年代初,因為政治經濟及國際關系的轉變,香港社會本身潛伏的矛盾變得尖銳起來。72年投機性股市還空前興旺,工資的增長仍然比通脹率高,小市民對生活前景還充滿樂觀。但這種小康局面在73年宣告結束,社會矛盾的尖銳化反映在治安的惡化及警察貪污的問題上。犯罪率激增,根據警務處當年提供的統計數字,73年全年罪案總數為37778宗,74年升到5萬多宗,而破案率卻相應下降。香港政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于74年成立了廉政公署,以打擊犯罪,遏制貪污現象。
《廉政風暴》就拍攝于廉政公署成立不久,是講述某警署探長劉長偉向區內的煙窟、賭檔征收保護費,外籍警司亨達也常受到劉長偉的賄賂。大毒販豪哥為部署他的關系,以10萬現金向另一外籍警司彼得買下某警署署長的職位。1974年1月18日,廉政公署正式成立,這些人難逃法網。本片因其時事性和話題性大受香港市民的歡迎,片中幾位主角影射的葛柏、韓德和跛豪等名字已成為香港市民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廉政風暴》的寫實性與新聞性的特點可以說與電視的出現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電視的出現,給香港的視覺傳播媒介帶來一種新的感性,它以直接的映像和多元化的形式介入了每個階層的生活。電視在題材上對電影有很大的影響,有很多靈感來自電視新聞。事實上,電視與電影之間,往往是互相補充的關系。由電視發掘出來一個題材,加以一定程度的報道,可以由電影繼續深度挖掘和豐富,以滿足觀眾的觀賞要求。《廉政風暴》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廉政風暴》敏銳而大膽地采取當時香港社會的時事題材,以紀實性的拍攝風格架構了這部影片,它頗像一部時事專題電視片,但又融入了故事性和戲劇性等電影元素,開創了香港時事寫實片的新潮流。吳思遠拍這一類時事寫實片拍得比較出色,全片節奏簡潔明快,毫不拖沓。在劇情上能夠做到前后呼應,盡可能地延及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如亨達在機場首見彼得,彼得就直言不諱地說出他來香港的目的。后來彼得果然與劉、陳探長相互勾結在一起,發了不義之財。同時,細節設計也巧妙精彩,積極配合劇情發展。如劉探長采取“銀彈政策”賄賂亨達,讓一男子送生日蛋糕給他。亨達切開生日蛋糕,發現里面全是整整齊齊的港幣,他把錢放進了抽匣。可是到了晚上,值勤的亨達正在檢查一輛貨車,這時司機探出頭來,狡黠地笑著祝賀他生日快樂,此人正是給他送蛋糕的那個家伙。亨達不得已只得抬手放行。這個小細節至關重要,可以看出劇本的精巧構思。
影片在攝影方面的突出特點是具有真實感,這種寫實性風格借鑒了電視攝影的優點,沒有更多的技巧,但在平實之中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揭露人物之間的關系。在表演方面,影片也沒有啟用大明星來表演,這在港產片里是并不多見的,這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有異曲同工之處。目的是要讓觀眾感受到更強烈的新聞性、社會性和平民化意識,更深刻地揭露社會現象。不足的是,影片在美術和音樂方面還欠考究,但總的來說影片具有濃厚的寫實性和時事性,也不乏其豐富的娛樂性。
《廉政風暴》的導演吳思遠,祖籍廣東珠海,1944年生于上海,畢業于香港新法書院。1966年他考入了南國實驗劇團,次年結業后進入邵氏電影公司,先當場記,后升為副導演,曾參與《龍虎斗》等影片的拍攝工作。1971年,他離開邵氏,執導首部影片《瘋狂殺手》,次年,編導了他的成名作《蕩寇灘》,不僅大膽啟用武師當主角,還一改過去片場搭景的陳規,改用實景拍攝,增添了影片的真實感和力度。1973年,他創辦了思遠影片公司,編導了《香港小教父》、《廉政風暴》、《南拳北腿》、《七百萬元大劫案》、《李小龍傳奇》等影片。1977年起,他轉任監制,制作了《蛇形刀手》、《醉拳》、《蝶變》等名片,培養了袁和平、徐克等香港優秀電影導演。1985年,他編導了法庭戲《法外情》,并且在香港引發了法庭系列片的新潮流。之后,又重新擔任監制,并于1989年創建“香港電影導演會”,被推選為首任會長。
吳思遠是目前香港最具信譽,實力和眼光的獨立制片家,既身處電影界,又了解觀眾,既熟悉香港市場,又了解海外市場,對香港電影的制作和發行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上一篇:《幻滅》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開國大典》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