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茲華斯《致山地少女》愛情詩鑒賞
〔英國〕 華茲華斯
溫柔的少女,你翩然出現,
似霖雨把“美”灑向人間!
十四個年頭齊心協力②,
把山川靈秀鐘萃于你:
蒼蒼的山石;青青的草茵;
霧帷半揭的漠漠叢林;
肅靜無嘩的湖水近旁,
有一道瀑布淙淙作響;
這邊是小小一片湖灣;
幽徑遮護著你的家園;——
你和這些繽紛的景物
恍如夢中顯現的靈物,
趁塵緣俗慮都沉沉入睡,
便悄悄露面,向外界偷窺;
美妙的生靈! 這尋常的白天
看起來好似天國般明艷;
這景況未免令人窘迫,你
勉為其難,怡然自若;
這一番周旋使你的儀態
更溫雅靈活,多姿多彩;——
我見過飛鳥頂著逆風,
奮然展翅,凌越長空,
也像你這樣,叫我感動。
你這樣嬌美,又有誰不愿
采集花環來向你敬獻?
是何等奇福,能住在這里,
在石楠繁茂的幽深谷地①,
過鄉野生活,穿山民衣服,
做一個牧人,陪著你放牧!
對你,我不妨作一番設想——
嚴肅而真切,像真情實況;
你就像白浪滔滔的海里
一小朵浪花;我呵,我愿意
像鄰人那樣向你請求,
求你準許我:常在你左右,
常聽你聲音,常見你形影,
當你的兄長,當你的父親,——
只要親近你,當什么都行!
感謝上蒼! 是他的恩眷
縱然是幻象,我也祝福你,
祝福你——用一片凡人的心意:
愿上帝保估你一世安寧!
你和你伴侶,我素昧平生,
我的兩眼卻熱淚盈盈。
當我走遠了,水闊山遙,
我也會為你切切祈禱;
我從未見過任何容顏
能這樣明白昭彰地顯現
鄉野氣息與溫良淳樸
在一派天真里趨于成熟。
像一粒種子,被信手拋甩,
落到這與世隔絕的所在;
以需要世俗的窘態羞顏,
不需要閨秀的遲疑靦腆;
你的眉宇明凈而開豁,
顯示著山民的爽直磊落;
歡欣洋溢于甜美的面影,
善心表露為溫婉的笑容;
你禮節適度,舉止端莊,
應答進退都落落大方;
只是你思緒來得急速,
你的英語卻窮于應付①:
指引我來到這寂寂荒原。
在這里有幸得享歡愉,
離去時也將滿載而去。
珍貴的記憶銘刻心田,
它能使一切歷歷如見;
又何必依依惜別? 我覺得
此地是為了記憶而造設;
這記憶時時給人以歡悅,
在有生之日綿延不竭。
我樂于見你,溫柔的女郎!
但與你分別也無需惆悵;
因為我深信:直到我年老,
始終像此刻,能分明看到:
這湖波蕩漾,這小屋孤零,
這瀑布飛灑,這湖灣幽靜;
更能看到你——它們的魂靈!
(楊德豫 譯)
1803年,在蘇格蘭的第一大湖——著名的洛蒙湖畔,華茲華斯認識了一位14歲的少女,那淳樸的儀態、鄉野的氣息,伴著洛蒙湖蕩漾的湖波,深深地刻進了詩人的心扉。《致山地少女》一詩就這樣在詩人的筆端油然而生了。
不少評論者認為,華茲華斯的詩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的民主思想,這一觀點是值得贊同的。詩人的筆下,多是質樸、勤勞的普通人。《邁克爾》一詩訴說了兩位老人的生活的艱辛;《孤獨的割禾女》描寫了一個用歌聲把自己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鄉村姑娘。在華茲華斯的愛情詩中出現的女性,從沒有雍容華貴的上流社會婦女,多是在大自然的陶冶下成長起來的“自然之女”,就象這首詩中的“山地少女”一樣。應該說,詩人的筆,已經走進了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中。
在《山地少女》中,詩人首先以飽滿的熱情謳歌了哺育這位少女成長的純美的自然環境:那秀美的生活背景上,有山石、草茵,有叢林、小溪,有嘩嘩作響的瀑布,有寂靜無咽的湖水,真可謂是山青水秀。
詩人如此欣賞這山川形勝,已是由來已久了。華茲華斯從出生到17歲這段時間,從未離開過故鄉一帶被人稱為“湖區”的那片山色深沉、湖光肅穆的美麗地方,自幼受到大自然的陶冶,童年的生活一直帶給他無限的回憶和遐想。所以,當他對法國大革命的熱情消退以后,就認為只有兒時帶給他歡樂的大自然,才能愈合他心靈的瘡口。他的晚年就是同始終未嫁的妹妹多羅西定居在英格蘭北部的一個農莊里,靠著大自然賦予他的靈感,在鄉間度過了他后來的歲月。所以,我們自然理解了他在《致山地少女》中描寫洛蒙湖畔的優美自然環境的那種神來之筆,難怪就連他同時代的激進派詩人如利·亨特都不得不承認:“他是頌揚大自然的新型詩歌的開拓者和領袖?!?br>
在華茲華斯的筆下,秀美的自然風光之靈氣,都凝聚在“山地少女”的身上。詩人從三個方面來描寫了他心愛的少女:
首先是她的美貌。詩人并沒有具體地描繪她的音容笑貌,而是充分運用了“擬人”和想象使這個少女的整體形象躍然紙上?!笆膫€年頭齊心協力,把山川靈秀鐘萃于你?!薄澳愫瓦@些繽紛的景物,恍如夢中顯現的靈物,趁塵緣俗慮都沉沉入睡,便悄悄露面,向外界偷窺。”這里,詩人把“年頭”擬人化,又把“山地少女”的出現想象成是夢中仙靈下凡??傊?,少女是個“美妙的生靈”。
然后,詩人又寫了少女的性格和舉止:她爽直磊落,大方端莊,思緒敏捷,樂觀開朗。尤為動人的是,詩人捕捉到一個生動的細節:“山地少女”只會講蘇格蘭地方方言,說不好英語,但同英格蘭客人說話卻必須用英語,她雖然窮于應付,但卻怡然自若,沒有世俗的窘態羞顏,沒有閨秀的遲疑靦腆。這些卻表現了“山地少女”的淳樸和自然。
最后,詩人又描述了自己對少女的愛戀。只要能接近她。他愿意做牧人、浪花、鄰人、兄長或父親,做什么都行,如果說詩的前部分是從正面描寫“山地少女”,那么這后一部分就是從側面來哄托,以一個男性的深情的愛,來表現少女的無限的媚力。
這首詩的情調健康、樂觀,字里行間跳動著歡快的氣氛。
上一篇:〔俄—蘇〕普希金《致凱恩》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萊奧帕爾迪《致席爾維婭》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