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797
柯勒律治的代表詩作之一。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故事,講述《忽必烈汗》的寫作緣由:柯勒律治有吸食鴉片之好,一天晚上,他在吸食鴉片后昏昏欲睡,夢見自己成詩一首。醒來時他幾乎能夠回憶起所有的詩行,于是即刻謄錄。詩人自稱原詩長達二三百行,但最終寫成不過一段。他未能寫成是因為寫作中途被人打擾,待回來之時,其余的詩句已然煙消云散,不可追憶。《忽必烈汗》的夢幻經驗,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鴉片是東方的,鴉片夢幻中的場景,也是東方的,或者說是中國的,那個從馬可·波羅時代開始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國。夢幻是現實的置換性表現。很難確切地判斷馬戛爾尼使團的失敗在英國社會心理上投下的陰影,是如何表現在潛意識層次上的鴉片夢幻中。柯勒律治在布里斯托爾的一次演講上,明確地表達過中英關系給他帶來的焦慮與恐怖:“人們公開承認,我們與東印度的商貿交往,幾乎等于犧牲了八百萬條生命———為此骯臟、沉重的罪惡付出的巨大代價,只換回了艷婦娼妓們喜歡的黃金、鉆石、絲綢、輕紗薄綿。還有那種有害健康的茶、喝茶的瓷器,再加上造火藥的硝石、用硝石造成的火藥,我們再把那些提供給我們上述物資的可憐人炸死。”柯勒律治筆下忽必烈汗的御園,充滿了神秘、美艷、荒蠻、浪漫、傷感甚至恐怖的景象。陽光下金碧輝煌的宮殿,流入深淵的圣河,幽暗的山谷,殘月荒野中的泣婦、柔媚幽怨的琴聲……柯勒律治想描繪出他體驗到的幻美與神秘、傷感與恐懼交織在一起的鴉片夢幻。這種夢幻是奇異深邃的,稍縱即逝的。即便這首詩不是夢幻中完成,它也像夢幻一樣不可捉摸。M·艾布拉姆斯說:“《忽必烈汗》的夢幻性質是不可分析的,它像彩虹映在蝴蝶翅膀上的幻影,一觸即逝。”現有的這個片斷雖然不完整,但詩人奇異的風格在這短短五十多行的殘篇中盡顯無遺。詩作無與倫比的音韻美,尤為西方文藝批評家贊不絕口。
上一篇:英國《《快樂的伙伴》》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怪誕模仿》》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