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石壁立招提精舍》原文與賞析
謝靈運
四城有頓躓,三世無極已。
浮歡昧眼前,沉照貫終始。
壯齡緩前期,頹年迫暮齒。
揮霍夢幻頃,飄忽風電起。
良緣迨未謝,時逝不可俟。
敬擬靈鷲山,尚想祗洹軌。
絕流飛庭前,高林映窗里。
禪室棲空觀,講宇折妙理。
石壁精舍建于景平元年(423年)冬末或次年初春,此詩當作于此時。靈運自劉宋王朝建立后即屢失志于仕途,政治上極不得意,于是漸向佛門尋找寄托,欲以佛理自慰并卻其心中塊壘,此詩即反映了作者的這一傾向。
在這首詩里作者首先是否定了人生的現世生活,認為其中充滿了不幸和災難。繼而對自己已近暮年的人生旅程產生憂慮,感到已流逝的歲月仿佛像夢幻一樣。不過盡管如此,作者仍認為人生福樂之良緣尚未盡去,只要能立即掙脫世俗的束縛而又不坐待時逝,最后的解脫還是可以得到的,而這最后的解脫便是一心向佛,息情去俗。
詩題“石壁立招提精舍”,是作者著重表現的一種人生觀。在詩的頭兩句中我們看到作者超越時空的豐富想象,可把讀者的思緒帶到遙遠的佛教圣地,并使讀者再省佛教產生之道理。接著筆鋒一轉開始對現世的浮歡進行分析。作者通過年命易于流逝這一事實來印證人生如夢的佛教義理,之后筆鋒再轉、想象重飛,頃刻間既把佛祖講經傳道的圣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然而這些地方畢竟相去甚遠,由于山川江河的阻隔人們畢竟不易做到親臨其境了,而只能以想象聊以自慰,但人們只要真心向往佛學佛理,那些地方又是可比擬的,所以作者最后才描寫了精舍及其周圍環境。這里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有高聳蔥郁的綠林,而且這一切就呈現在眼前。在這樣的環境下講析佛學妙理當自有一種樂趣。
從總體上看此詩的寫作手法是很精巧的,通過此詩作者不僅表達了想要表達的一切,而且還把作品的承接轉合安排的十分自然,作者雖有較大的想象起落,但卻并未使人覺得作品本身有脫切之感。特別是詩的最后4句更可看出作者的匠心獨具。在這4句中作者不僅點出詩題,而且還描寫了一種動態的景物,而動態的景物恰與靜態的心緒形成對照,進而更加突出了禪室的空寂,而空寂正是僧徒們所持的佛學要義之一。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登江中孤嶼》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