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資本賺錢,更要靠資源致富
就如富人所說的那樣,在走過了靠體力和腦力資源賺錢的階段之后,白手起家的道路開啟了嶄新的一頁,那就是靠他們掌握的眾多資源聚斂財富。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那些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普通員工,早已不是時代的主流,他們的薪水也都較為微薄。和這些高強度、低收入的體力勞動相比,以知識立世、用頭腦賺錢的知識分子,無疑已是一種飛躍,他們是許多普通勞動人民羨慕的對象,看著這些白領、金領過著較為輕松的生活,許多人都在感嘆知識和人脈的重要。但其實這還稱不上是最具效率的致富武器。再好的頭腦如果是為別人打工,那恐怕在金錢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突破。
20世紀80年代,很多人靠自己積攢的錢創業;20世紀90年代,人們靠銀行借貸發財;而21世紀的今天,只要你有致富的商機,一個想法就能帶領你創業。知識的力量對于積聚財富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在不久的將來,一批包括學者、高級白領和專業技術人員在內的專業人士,將成為富人的主體。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通過教育提高個人素質并以此改變命運的例子為數不少。
丁曉是一個敢闖敢拼的川妹子,她1976年出生于成都金堂縣的普通農民家庭。因為家里貧困,初中畢業后,她便輟學打工供弟弟讀書。在親戚的安排下,她進入一所高中學校的食堂打雜。出于對知識的渴望,她買了高中課本,一有空便跑到高中教室去聽課,她對英語課特別感興趣,近10年的偷學生涯,使她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多。2001年,為了提高廚藝,拓展自己的就業空間,她報名參加了一個廚師培訓班,經過半年的學習,她以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廚師等級證書。此時,她發現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美國一家公司正在成都招聘服務人員。條件是高中以上文化,懂簡單的英語。雖然她沒有高中文憑,但她自信通過多年的自學,已經具備了高中文化水平。結果在面試時,她憑著流利的英語口語,在眾多的報名者中脫穎而出,被破格錄取。當然,到了美國也不等于就到了天堂,但是英語和廚藝就是丁曉的護身符。在以后的工作中,她雖然也經歷了一些波折,但她最終進入白宮,成為行政辦公室正式的接待人員。
從食堂的打工人員到白宮的工作人員,丁曉之所以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這一切都取決于她當初明智的選擇。對于有心人,知識的門檻并不高,在它身上投資了時間和精力的人一般都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
我們常說知識就是財富,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有效的致富武器。在現代社會,白領有白領的優越,但白領也有白領的苦惱,比以知識賺錢具有更多自主性和更大發展空間的,是用資本創造財富。我們這里所說的資本不僅是指金錢,還包括了對人才和技術的整合利用,掌握擁有知識的人,比直接掌握知識更具實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芝加哥一家報紙在一篇社論中稱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是“一個無知的和平主義者”。福特不滿這種指責,向法院控告這家報紙毀謗他的名譽。當法院審理這個案子時,這家報紙的律師要求福特坐上證人席,以便向陪審團證明福特確實無知。這位律師問了福特很多問題,企圖證明福特雖然擁有許多關于汽車制造的專業知識,但總的來說,他卻是一個很無知的人。福特被問的問題很多,如“班尼迪特·阿諾德是何許人?”“1776年英國派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鎮壓叛亂?”
福特對于這種問題很厭煩,在回答一個特別具有攻擊性的問題時,他向前傾身,用手指著向他提問的律師說:“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剛剛提出的這個愚蠢的問題或其他問題,讓我提醒你,在我辦公桌上有一排按鈕,只要我按一下,馬上就會有人來回答這些問題。請問,既然我身邊有那么多專家能夠把我需要的任何知識提供給我,我為什么還要在我腦子中塞進那么多的一般知識?”這種回答當然是合乎邏輯的,這個答案也使律師啞口無言。
福特沒有“知識”,但是有無數擁有知識的人在為他打工,他的資本優勢就體現在這里。在真正的富人眼里,他們讓財富如滾雪球似的增長的秘訣是對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資本的整合,運作得好,財富可以呈幾何級數增長。
在富人的眼里,財富的創造已呈三元的態勢:勞動創造價值和財富、資本創造價值和財富和知識創造價值和財富,并且在價值和財富的創造過程中,知識與資本的結合更具創造力,更具決定性。一再上演的新財富神話反復向人們說明,這是一個靠知識賺錢,靠資本致富的年代。
一位富翁曾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青年通過多年的勘探研究,在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發現了金礦,于是他在此投資建了一個礦場,做起老板來。
他雇100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獲利1000萬元;老板把其中的50%作為工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元,他們拿1萬元來租房子,剩下的4萬元可以結婚,生孩子,成家立業;老板手里還有500萬元,可以做投資。因為工人手里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房子出現需求。于是老板用手里的錢蓋房子,租或者賣給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他又開飯店,把工人手里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別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這樣,幾年之后,在這個地方出現了100個家庭。孩子要讀書,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老板來辦學校,工人要約會,要消費,要做別的事情,于是有了電影院、商店,這樣,這個老板在這里所賺的錢遠遠比只挖掘金礦獲利要多得多。
就如富人自己說的那樣,在走過了靠體力和腦力資源賺錢的階段之后,白手起家的道路開啟了嶄新的一頁,那就是靠他們掌握的眾多資源:財力、物力、人力等為他們賺錢。從交易的角度看,不管藍領、白領,都是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了老板,進行了一次交易。而老板呢?他要從上游購買原材料,這是交易;要把產品銷售出去,這也是交易;要建廠房,使用貨幣購買鋼筋水泥;要用水、電、煤,也要交易;要雇用員工,這還是交易。可見,對老板來說,簡單的經營,都包含著眾多的交易,其數額和次數,不知比員工多多少。從現代經濟學的理論看,交易才能升值,才能創造財富,才能獲得利潤。正因為這些交易,老板的收益才遠遠超過打工者。
打工者和老板的資金流也是迥異的。前者是掙錢—消費,是線性的,要增加流量,只能靠加薪。單一的加薪渠道,使員工的資金流很難擴大。而后者卻是一個開放的循環系統:投資—利潤—追加投資—更多的利潤,隨著系統的循環,老板的資金流將越來越大。很多打工者,特別是以知識賺錢的高級打工者,一年有個幾萬、十幾萬的年薪,確實也不少了。而那些小老板,卻做著似乎微不足道的小本生意。每年有1萬或幾萬的利潤就不錯了。可是幾年后,白領也好,金領也好,工資漲幅有限,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可能無限地提高。而小老板們的生意,卻因為資金流的不斷循環而滾雪球般地越滾越大,利潤也迅速攀升,呈幾何級數增長,這兩種不同的增長方式,使很多高級打工者的收入,比起一般的小老板來,呈現先多后少的狀態。
這就是以資本賺錢和單純靠自己的知識賺錢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的知識再強,比起富人聚集人才掙錢、以錢滾錢的模式,還是相對滯后的。所以說,由“知識”到“資本”之間,存在著一種本質的變化,是否能以資本賺錢,是成為富人的資格證。
當然,以上我們只是普遍而論,具體到每一個人,還是可以有多方面的選擇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學習能力是長項而差在資本運作,那么以知識賺錢也是一種不錯的人生規劃;如果你有志于白手創業、以錢賺錢,那么對自己某一項專業知識的水準也不必苛求,擁有知識的人,完全可以成為你資本的一部分。其中的關鍵,是認清不同的賺錢方式后,我們才能夠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坐標和未來的方向,不至于等機會砸到腳背上的時候也無動于衷。
上一篇:要給予孩子廣闊的成長空間
下一篇:話癆孩子的表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