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夢想家?算了,還是做一個行動派吧
蒙英豪對向一樂說,他的弟弟不但愛玩游戲,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夢想家。無論對任何事情都喜歡光說不練。就好比上一周,他明明答應了蒙英豪要整理房間,可當蒙英豪回家一看,他非但沒有整理,反而把家里弄得更亂了。
每當蒙英豪質問他時,他都會你所當然地說:“不著急,時間有的是,等一下我自然會做好的。”只不過他的“等一下”不知道是哪個“猴年馬月”了,有時會拖到明天,有時會拖到后天,有的時候,他甚至干脆把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我的弟弟蒙英晨總是這樣,做事情喜歡一拖再拖,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把明天的事拖到后天,總是拖來拖去的,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蒙英豪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覺得你的弟弟是有‘拖延癥’。”向一樂開門見山地說。
“拖延癥?那是什么東西?”蒙英豪來了興趣。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向一樂好像是看到了外星人一樣地看向蒙英豪。
蒙英豪沒有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向一樂解釋道:“所謂‘拖延癥’,是指有些人很喜歡將本應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或者后天,他們不是不想做,只是想晚一點才做,并且有拖延癥的人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他們特別喜歡給自己找借口,比如說時間不夠,或者是心情不好等。”
“照你這么一說,我的弟弟還真是正宗的拖延癥患者,只不過和拖延癥患者相比,我覺得他更像是一個‘夢想家’,因為他在夢中也是這個樣子。”蒙英豪打趣道。
“夢中?”這下子換成是向一樂聽不明白了,“你怎么知道他夢中是什么樣子?難道他和你說了嗎?”
蒙英豪笑了笑:“我弟弟喜歡說夢話,我常常聽到他在夢中說‘等一會兒’‘不著急’‘明天再說吧’之類的話,你說,他是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夢想家?”
如果不是在圖書館里,向一樂真的能夠因蒙英豪的幽默笑出聲來,她用手捂住口,強忍住笑意:“沒想到你還挺幽默的,沒錯,你的弟弟真是一個夢想家。”
“唉,”蒙英豪卻嘆了一口氣,“可惜的是描述他的這個‘夢想家’是貶義的,和那些杰出的夢想家有著天壤之別。”
“別氣餒,”向一樂安慰道,“既然他是你的親弟弟,那么你就要多一點耐心,和他講講道理。你要告訴他,光說不練是假把式,想要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做一個行動派,如果總是嘴上功夫,那么就和紙上談兵沒有任何區別。”
“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也都和他說過了,”蒙英豪道,“你不知道,我的弟弟是一個性格特別固執的人,即使他明白這些大道理,他也不會改變自己,并且他還說一些歪理,比如條條大道通羅馬,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這就是他的生活,讓我不要干涉,等等。”
向一樂沒有忍住,輕輕地笑了兩聲:“我看你的弟弟是走火入魔了,他和你一樣大,怎么會這么幼稚呢?”
說到這兒,向一樂忽然意識到自己的話說得有點重了,于是急忙道歉道:“對不起,對不起,我剛剛一不留神就胡說八道了。”
“沒關系,我也常常這么說他,”蒙英豪大度地說,“我也常常和他說,你現在不小了,應該學會長大一點,要有責任心,有擔當,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總是那么貪玩。青春是很寶貴的,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游戲上,當你真正步入社會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給自己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我猜,你的弟弟一定會回答說,‘怎么會有遺憾呢?如果我沒有玩游戲,那才叫遺憾呢。’”向一樂說罷,看了一下蒙英豪,“我猜得沒錯吧?”
蒙英豪點點頭:“沒錯,他就是這樣說的,所以我也是無可奈何。”
“唉,”向一樂也跟著嘆了一口氣,“真希望你的弟弟早點成熟起來,不然的話,他只能一輩子在夢中做‘夢想家’了。”
聽蒙英豪講故事
要做就做行動派
在莫扎特有所成就的時候,有一個年輕氣盛的小伙子找到了他,只聽小伙子問道:“我也想成為和你一樣的人,請問一下,我應該從何開始呢?”
莫扎特想了想回答說:“你現在還年輕,應該從‘寫兒歌’開始學起。”
“寫兒歌?”小伙子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先生,別搞笑了,我記得你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交響樂了,難道我說得有錯嗎?”
只聽莫扎特道:“你說得沒有錯,我的確是在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交響樂了,但是,我從來都沒有問過別人要如何去寫啊。”
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有人說,人生就如自助餐,在碩大的餐廳里,想要吃到美味佳肴,就必須要自己端著盤子去選取,因為沒有人會把你喜歡的食物自動送到你的嘴邊。所以,不要想做那個不勞而獲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只有付出行動,才能夠有所收獲。
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哪一個名人不是經歷了千辛萬苦,才成就了一段段傳奇呢?他們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做的要比說的多。當別人都在夸夸其談的時候,他們埋頭苦干;當別人因為疲憊想要放棄的時候,他們依然在堅持前進。
要相信,成功絕非偶然,只要你放棄做一個夢想家,選擇做一個行動派,那么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上一篇:你是否已經有了“危機感”?
下一篇:你有判斷對錯的能力,不要做任人擺布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