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業要將興趣這一因素考慮在內
年輕人總喜歡自己處在忙碌的狀態,認為這樣就證明自己在重要的崗位上,有一種到處被需要的成功人士的感覺。忙碌的狀態沒有錯,但一定要忙而有目標,一定要向著一定的方向努力、忙碌,否則就容易陷入茫然,陷入生活的迷霧。忙碌沒有錯,但一定要忙而有顧,要圍繞著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職業。
在工作中,能夠從事自己最喜歡的事業,那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福氣。有人說工作要“愛你所做的”,這沒有錯,如果自己本來并不喜歡某個職業,可無奈,只能在這個職業中打滾,那愛你所選就是一種無奈的安慰,雖然遺憾,但總比雖然每天都在做,卻每天都想擺脫的狀態要好得多吧!這大概就像一場不是很愛但試著接受并且愛上的婚姻,總覺得有點勉強。當然,最好的狀態就是因為喜歡所以選擇,因為選擇而更加喜歡。
一個人能夠為自己喜歡的事業做點事情,感覺是很幸福的,如果在自己喜歡的職業上取得了成功,就會更加滿足。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職業,可以讓人生少很多遺憾。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如果始終沒有進入這個行業,無論多么成功,他總有一點淡淡的遺憾。
李嘉誠就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對我自己來說,我曾經經歷過幾個不為人知的夜晚。我自己其實不是喜歡做生意的人。我在1950年開始做生意時,我是預備三四年就可以讓這個企業在短時間成功之后,把這個公司賣掉,然后拿這筆錢跑到學校再去讀書。我父親、祖父、曾祖父都跟教育離不開的,他們都是讀書人,因為戰爭和貧窮,我到香港是無法讀書的,我在10歲已念到初中了,我小時候還是喜歡念書的。我以為做幾年的公司再去念書,但是我需負擔整個家庭。但后來發生了一個意外,生意伙伴虧了錢,我不得不繼續做下去。”
可見,即使成功如李嘉誠者,也會覺得有遺憾,原因就在于他沒能夠在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領域做過事情,當然,后來他修建了許多中學、大學、圖書館等來彌補他的遺憾,我們不妨把這些看作對心靈的一種安慰。如果李嘉誠真的在教育方面發展過,可能他并不那么成功,但他肯定會更愉悅。
每一個領域,進入一個階段以后都會變得枯燥乏味、平庸至極,人們憑什么可以熬過這一階段?有人靠毅力,有人靠興趣,我想靠興趣熬過這一階段肯定要容易得多。因為好奇著前面還有怎樣的奇景,因為對某個領域是衷心熱愛著的,這樣的情感可以幫助你更容易克服枯燥的感覺;而如果真的憑毅力或者麻木,那該是多難熬啊!一個人肯定會對自己喜歡并且選擇的職業更加投入,這就是負責吧。
30歲之前,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職業,當然,每一個人的興趣都是廣泛的,但是你很難有機會接觸自己所有感興趣的行業,充其量有兩三個機會供你選擇,找出你衷心熱愛著,且在這方面有一技之長的職業,專心地做下去,最終才可能成功。
蕓蕓眾生,整天忙忙碌碌,有些人忙些瑣事,有些人埋頭于自己不喜歡的機械枯燥的工作,為的僅僅是可憐的薪水。如果你一邊忙著自己不知道是否喜歡的工作,一邊想著自己喜歡的職業是什么樣子的,那對你的工作專注度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與其將來一邊想著工作,一邊想著“如果當初我選擇了××工作會怎樣”,不如在職前就作好慎重的選擇;或者多從事幾項職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然后留在那個行業里開心地忙碌。
還記得“南轅北轍”的故事嗎?在一條不正確的道路上前進,你越忙,跑得越快,目標就會離你越遠。弄清楚怎樣的道路才是達到自己終極目標的道路,弄清楚哪條路對于自己來說才是正確的路,對一個人至關重要。年輕人可能無數次地走錯路,這都沒關系,只要在那條路上走得還不太遠,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回頭。忙而有顧,這個“顧”就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時候能夠抬頭環顧一下自己選擇的路是否正確,是否適合自己。
哪些可以作為職業,哪些僅可以當作業余愛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在那些你可以走得很遠、走得很堅決而又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存的道路上走,你才可能一路開心,才可能有所成就。成熟的人懂得用自己的理智和直覺平衡地選擇自己的職業,這個職業既是自己熱愛的,又是自己可以走得很遠的。
上一篇:抓牢夢想的翅膀
下一篇:持之以恒,改掉自身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