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插上了翅膀
2000年以來,全球汽車年均增量超過300萬輛,以此速度發展,全球汽車總量已經達到6000萬輛。在這個活躍的市場里,日本豐田成了卓越的全球產銷體系的行業領導者。
在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傳統歐美廠商相繼出現市場份額或贏利性危機之時,豐田以對手望塵莫及的成本控制、利潤率和品牌認知度蒸蒸日上,不斷挑戰行業的既有體系。
那么,是什么使豐田插上騰飛的翅膀呢?日本豐田公司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范圍內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與其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生產體系有很大的關系。豐田生產體系的核心來自于公司上層領導對公司核心理念、愿景、使命以及管理哲學的設計。
但是這種領導理念絕不僅限于戰略的制定和制度的規劃。優秀的管理自下而上,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重視現場管理,親自深入到生產系統的基層中去,對人、設備、物品和操作的每一個細節有清晰的認識。
現場管理的核心是組建更好的管理體制,使人、方法、材料、設備、計策達到最佳成果,產生效益和質量。在豐田企業中,中層管理者被稱為監督者。其職能就是在現場把握種種狀況,每月至少開兩次質量小組會議,對產品質量、材料、設備和浪費的消除進行討論,從而改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
豐田公司生產體系所采用的現場管理的管理方法,能夠把質量控制體現在生產過程之中,這種對細節的熟悉和掌握保障了豐田產品一貫的高質量和低成本。
豐田管理者認為,制造業最大部分的增值應該來自于現場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現場管理的核心是即時生產。所謂即時生產就是在必要的時間,運用必要的原材料,生產出必要的產品。
這樣的生產流程不能造成任何浪費,包含任何無意義的勞動和無效工作。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無謂浪費的消除和對質量、效益的改善,使得生產過程得以科學化和標準化。
豐田公司善于通過質量小組討論以及其他現場管理的活動對產品優化創新的過程進行優化,產生出巨大的效益,成本也因之降到最低。豐田這種即時生產強調了生產和組裝的環節,而這一差異正是企業績效差異的源泉。
豐田生產體系中所提出的浪費是指生產過程中多余的花費,他們通過科學的現場管理不斷優化,產生出消除浪費的拉動式生產而非推動式生產。因此必須使產品根據客戶需求來定制生產進程,降低庫存,使生產流程完全符合市場的變化。
這樣的改進使得物流和庫存的成本大大降低,而標準化生產與自動化技術的提高有效地把企業的軟件和硬件相結合,真正發揮了現代化技術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互補優勢。
尊重人的作用,注重在生產過程和現場管理中的細節,通過小組質量活動,提高一線工人和中層管理者的領導力和管理水平,在企業內部按照生產和市場需求建立了科學化的通道。這就是豐田企業在生產管理中的秘訣,它為豐田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上一篇:不該得的絕對不得
下一篇:人生不會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