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放棄的意義
上個世紀70年代,身體、狀態都大不如前的阿里,被醫生判了運動生涯的死刑。但是,他憑著頑強的毅力重返拳臺。他與另一位拳壇猛將弗雷澤進行第三次較量。
當進行到第十四回合時,阿里已精疲力竭,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讓他轟然倒地。但是,阿里知道,比到這個地步,與其說在比氣力,不如說在比毅力,就看誰能比對方多堅持一會兒了。
于是,阿里竭力保持著堅毅的表情和不低頭的氣勢,使對方以為他仍存著體力。最后,弗雷澤放棄了,裁判當即高舉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獲勝。
這時,保住了拳王稱號的阿里還未走到臺中央,便眼前漆黑,雙腿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追悔莫及,并為此終生抱憾。
生命只有一次,對它的珍惜并不僅僅是考慮使它發揮最大功效,也應包括在功效和磨損之間合理化經營,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給自己的追求、努力限定一個邊界。
當健康透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應毫不猶豫地放棄一些東西,哪怕是即將到手的成功和巨大的榮譽。放棄雖然可能帶來遺憾,但是不放棄,你將失去一切,包括后悔的機會。
從這個意義上講,弗雷澤沒有必要后悔。他的選擇可能更明智,更長遠,也更符合現代理念。
人的一生不過幾十年,該怎樣度過這僅有的幾十年呢?著名學者吳玉章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作為生的意義在于爭取,也就是堅持,但是,所有這些都必須在保持健康的生命的前提下進行,否則一切都只是空談。人的理想、追求、奮斗都必須依靠生命這一載體來實現。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放棄往往是最明智的選擇。
上一篇:在生命中沉淀自己
下一篇:塑造戰斗英雄形象的《牛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