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還有文字
莫言的筆下,他的童年總是與饑餓,恐懼,孤獨,自卑這樣的字眼聯系在一起。這和莫言一個苦難的童年有關,在這個苦難的童年中,莫言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每天吃上香噴噴的餃子,娶上石匠的女兒做婆。娶石匠的女兒做老婆,是因為石匠在當地很有地位,到人家做工的時候,經常能夠吃上一頓東家遞上來的餃子。
餃子成為了莫言童年時候最奢侈的夢,如果在夢中吃上了一頓餃子,他一天都會回味夢中的餃子的味道,只可惜,餃子的味道離他卻越來越遠。要知道五五年出生的莫言,很快就迎來了全國人都喊餓都說不夠吃的年代。在這樣的一個年代,又有誰顧得上莫言的饑餓?莫言只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像小伙伴一樣,把目光投向生產隊的蘿卜,土豆,紅薯,黃豆。只要能吃的,都讓能莫言眼睛發亮。
可一次拔生產隊的紅蘿卜被發現后,引來父親的一頓暴打,讓莫言從此后,再也不敢把手伸向生產隊的任何東西,他只能夠在自己餓得快不行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喝水。讓水來填滿自己那越來越空的胃。
饑餓的痛苦往往咬咬牙還能夠忍受,同學的看不起和譏笑,卻是很難忍受。那時候莫言家人多勞動力少,家里窮得都拿不出好的褲子讓莫言穿著去上學,他在讀一年級的時候,穿著的還是開襠褲,這除了讓同學看不起之外,還常常被拿來開心,有同學故意用腳伸向莫言的屁股。結果就是他和同學打一仗,然后回到家再接受父親的一頓打。
這樣的日子自然讓莫言享受不到任何快樂,如果硬要說還有一點讓自己值得快樂的事情,那就是他終于學會了識字,開始愛上了看書,為了能夠借到一本《封神演義》,莫言愿意為借給他書的人家拉上一個上午的磨。為了能夠借到一本《三國演義》,莫言愿意為人家割上一天的豬草。
多看閑書的結果,讓莫言的作文突飛猛進,他的作文經常在課堂上成為老師表揚的范文,這讓一直在同學間感覺到無比自卑的莫言忽然之間收獲了一絲底氣,從而讓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看課外書的過程。可是村里人家的書很快就被莫言借個遍看完了,唯一有可能還存著書的就是知青點的知青。
為了能夠借到書,莫言就和一位在生產隊放牛的知青套近乎,幫助這位知青看牛。慢慢的這位知青知道了莫言想要讀課外書的心思,就問莫言讀這么多的閑書有什么用,莫言有什么理想?莫言說到了自己想要天天吃餃子,想娶石匠的女兒做老婆的理想。知青笑了,然后對莫言說,我不借書給你,你的理想太小了,要知道讀書是讓人明智,是讓人對自己當下的生活產生沉思,然后超越現在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莫言十分不解,他問這位知青,怎么超越?你超越了嗎?知青說,當然,我不是還有一支筆,還有文字嗎?
這是莫言第一次聽到有關于作家這個職業,第一次懂得一個人可以用文字來與自己的命運相抗爭,第一次知道一個人在饑餓,在痛苦,在被人譏笑的時候,還可以用文字來溫暖自己。也是從這一刻起,莫言把自己的理想提高了,他再不想因為一頓餃子而娶石匠的女兒,而是做一名真正的作家。
為了作家的夢想,莫言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從學校失學,成為放牛娃,然后到縣棉花廠做臨時工,他都沒有脫離過寫作和閱讀。參軍,從幾尺高的退稿信中抬起頭來,到讓自己一舉成名的《紅高粱》,再到成為中國的一流作家,以及今年收獲的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這一路走來,都讓莫言從未忘記過,自己就算失去了任何東西,仍然可以用文字來溫暖自己。
現在,他的文字不但溫暖了自己,還溫暖著全世界!
上一篇:范曾:死里得生
下一篇:蔡元培:我沒有任何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