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來源于堅持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不久,正是英軍從挪威潰敗落逃的千鈞一發之際,英國中途換馬,撤掉軟骨頭的張伯倫,讓錚錚鐵漢丘吉爾挑起大梁,這確實是扭轉戰局的關鍵的一步棋。
當時日本橫濱銀行駐倫敦分行的經理加納子爵已預言,不出三個月,英國就將掛白旗向納粹屈膝投降。美國駐英大使肯尼迪也公然發表談話說,民主主義在英國已壽終止寢,納粹接管只是時間問題。
英國的投降主義者更是不斷造謠惑眾,說圣誕節就將停火。但是丘吉爾上臺后,用一個大大的“不”字,粉碎了一切和平幻想。正如羅斯福總統每星期五對美國廣播聽眾的《爐邊懇談》一樣。
那時,丘吉爾也在每星期晚上7時,通過電臺對廣大群眾發表親切的談話。他曾用發顫的語音對英國公眾說:“我能奉獻給你們的,僅是熱血、汗水和眼淚。”略頓片刻,又補上一句:“我們正等待著德國人過來呢,連海里的魚也在等著!”
丘吉爾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果斷毅力,憑他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浩然之氣,發自肺腑的感人誓言,再加上那把食指和中指比成V字形的手勢,將4000余萬英國人動員起來,扭轉了乾坤。
人們不曾忘記戰時丘吉爾的許許多多博得喝彩的演講。當天空布滿烏云時,他說過:“有人問我們的目的何在,我們的目的就是勝利。不顧一切地求得勝利。不怕路途遙遠和艱難,一定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沒有生存。”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那天,他說:“我們不能松懈,不能失敗,我們要抗戰到底。我們要在海洋上作戰,不顧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國土,永不屈服!”
大反攻得手后,他又說:“走向勝利的道路也許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遙遠了。但是,我們無權這么想,不管遠近,不問難易,我們都要走到道路的盡頭。”
1944年6月,聯軍從諾曼底大舉反攻,從腹背夾攻納粹歹徒,最終直搗柏林。
上一篇:成功是沒有捷徑的
下一篇: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