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生活了兩年多,他用親身經歷告訴世人:一個人憑著自己的雙手就能滿足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完全可以簡單地活著。蘇格拉底說:“我們需要越少,就越近似神。”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簡單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精神國度”。
生活中,我們喜歡跟小孩子玩兒,因為他們簡單;我們愿意跟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因為他們簡單;我們留戀大自然的懷抱,因為它簡單;我們熱愛一切美的東西,因為它們簡單……可見,簡單蘊涵著真、善、美的內容。
而怎樣才能活得簡單呢?
用自己的雙手換來的果實,該拿;不屬于自己的,就不該拿。可是,世間有多少人貪得無厭,把欲望推向極限。該拿的拿了,不該拿的也拿了,而且越來越拿得理直氣壯,拿得厚顏無恥,拿得無休無止……原本平靜溫馨的生活,因為不停地拿而起了波瀾,進而驚濤駭浪完全打亂了生活,甚至他們因此被淹沒其中。一句話,欲望,處理得恰當,就是希望;處理得不好,就是失望,甚至是不可挽救的絕望。因此,要想活得簡單,就要減少欲望或者消除欲望,就像你想讓莊稼長得好,就必須把雜草除掉一樣。
而要控制欲望,就要看淡名利。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實名利無非是一些花花果果,也許會給你一時的光鮮和甘甜,但最終還是不可避免會凋零和腐爛。屬于自己的,就放心擁有;不屬于自己的,就果斷放棄。春秋時宋國賢臣子罕,曾有人給他獻玉,他淡然一笑說:“我以不貪為寶,你以美玉為寶。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美玉,那么咱們雙方都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因此,只有看淡名花利果,我們才能守住自己的寶。
要想牢牢鞏固好欲望的底線,還必須做到寵辱不驚。詩人汪國真說:“月圓是畫,月缺是詩;仰首是春,俯首是秋。”無論生活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遭遇、變故,都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就像范仲淹所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香港作家倪匡說得更徹底:“順、逆,都是一個人的意念。”因此,當命運的烏云席卷而來的時候,你不妨亮出心靈的光芒,去驅散無情無義的陰霾。只有做到如此淡定,你才能簡單地活著,快樂地活著。
而要寵辱不驚,其實就是實實在在地活著,不去計較太多,尤其是不去計較結果。有一位夫人曾督促羅曼·羅蘭抓緊寫作,快出成果,他卻回答說:“一棵樹不會太關心它結的果實,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歡樂流溢中自然生長,而只要它的種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將結出好的果實。”他回答得很精彩。身邊的世界喧嘩嘈雜、燈紅酒綠,只有守住自己的本心,才不會迷失自我,才不會擾亂自己的生活。
蘇軾說:“平淡乃絢爛之極也。”照此說法,簡單就是經歷千錘百煉如此“復雜”后的狀態、境界。可見,簡單,不是空白,不是粗糙,不是簡陋,而是匯集了人生百味的豐富與安靜。因此,簡單地活著就是快樂而高貴地活著。
(韓青)
上一篇:《聰明人容易犯的錯誤》青少年快樂成長智慧文章
下一篇:《跌跤的青春站立的心》青少年快樂成長智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