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為師揚名
宋濂不僅是明朝的開國功臣,還是明朝初年的文壇領袖,他小時候因家境貧窮,無錢買書,就到處去借書抄讀。
當時已是元朝末年,統治極不穩固。元朝政府改變政策,通過籠絡漢人來鞏固自己的政權。元朝政府曾請宋濂出來當官,他堅決拒絕。為了避免被糾纏,他隱居龍門山,靜靜地讀書。
后來,朱元璋攻下婺州,聘請宋濂為《五經》師。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封宋濂為江南儒學提舉,聘為太子師。1369年,宋濂奉命編修《元史》。1373年,他升遷為侍學士,參與制訂禮樂諸書。
由于宋濂為明朝政權的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勞,同時對明朝的文化恢復也有卓越的貢獻,因此當時人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
宋濂的啟蒙老師是浦陽人吳萊,他對待學生既溫和又嚴肅。
吳老師特別喜歡勤奮好學的宋濂,對他耐心教導,關懷備至,對他寄予深厚的期望。
可惜吳老師中年早逝,宋濂非常痛惜。他召集同學開了一個追悼會,評價和贊譽了吳老師的功德,尊稱老師為“淵博先生”,親自為吳老師撰寫了《淵博先生碑》碑文。
為了表達對老師的一片崇敬、悼念之情,宋濂還搜集了吳萊生前的著作,精心編纂成《淵博先生文集》,并花錢請人雕刻出版,讓老師揚名于后世。
上一篇:學校助我奔跑
下一篇:小女孩的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