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力斯效應:寬容與愛是孩子最為珍貴的品質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當然,這種感情對于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特別是情感的健康發展,以及對于孩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些富于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而缺乏寬容心的孩子則往往性格古怪,容易走極端,不容易被人親近。來看下面一位媽媽的事例。
星期天的下午,孩子在小區里和幾個小伙伴一起玩耍。不知道怎么回事,原來玩得好好的她突然滿臉埋怨地回來。我一看不對勁,就問:“怎么了?發生什么事情了?”原來是其中一個小朋友給孩子起了一個無傷大雅的綽號,孩子覺得這是在取笑自己,因此就生氣不愿意跟他們一起玩了。
我覺得孩子這樣的心態不好,于是試著跟她說:“媽媽覺得你不應該生氣,小朋友給你起的綽號并沒有什么惡意,綽號代表一個人的特點,這表示你身上很有特色啊!”聽了我的話,孩子好像很不屑,說:“他總是這樣,他還給別的小朋友也起過外號呢,我們很討厭他。而且我們說好了,以后再也不跟他一起玩了。”聽了孩子的話,我很吃驚,為什么孩子想到的是別人的不足,而對別人的優點很少想到呢?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一旦孩子受了什么委屈,父母就心疼得不得了。有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陷入了誤區,他們會對孩子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樣的教育不但會導致孩子在學校里處理不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以后人際關系的處理,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日后的家庭關系。父母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培養孩子的寬容心。
1.父母注意自身的修養
父母自身具備的品德,通常在孩子身上都可以找到。所以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之間總是爭吵,是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具有寬容心的孩子的。而在平時生活中,父母對他人的關愛、平等、謙虛等處世方式和行為都是對孩子最好的直觀而生動的教育,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尊重別人的品格,從而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
2.讓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只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于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時父母就要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爺爺奶奶的角度,就會理解老人的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就會知道同學都是可愛的。
3.引導孩子發現他人的閃光點
許多孩子往往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而無法寬容地對待同齡小朋友。因此父母應引導孩子善于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引導孩子善于觀察,挖掘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得到肯定。讓孩子對其他人形成較為客觀的認識,當他人出現過失行為時能寬容地對待。
4.鼓勵孩子多與小伙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只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會犯或大或小的錯誤。當然,只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也只有在社交中,孩子才會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比如稱贊別人的缺點,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提出的建議等。
5.鼓勵孩子接受新事物
寬容不但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接觸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并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新鮮變化,知變和應變。允許孩子尋找另類處理問題的方式,一旦孩子習慣了接納新事物,同時具備應變能力,那就表示他對這個世界持有一顆寬容之心。
心理啟示
父母教會孩子學會寬容,不但是為孩子現在可以處理好同學關系,也是為孩子未來的美好幸福生活打下基礎。
上一篇:明哲保身,遠離職場斗爭
下一篇:煩惱定律:面對孩子成長中的“逆境”,父母要做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