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孩子成長的明燈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尤其關心孩子的吃喝拉撒,他們覺得孩子只有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成長得更好。當然,吃喝拉撒是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是應該得到滿足的。那么,在滿足孩子吃喝拉撒的基礎之上,如何才能讓孩子對人生充滿勇氣,對未來充滿信心呢?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夢想,也要拼盡全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支持孩子實現夢想。在此過程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也會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是怎么樣的,因而對未來充滿信心。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底氣都是很重要的。所謂底氣,就是對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了解,對于自己想要怎樣的未來也十分明確。一個人只有有底氣,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才能夠掌控自己,俗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么對于孩子而言,要知道自己一定是不可取代的,也要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才會更加自信。
夢想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對于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用。一個人只有有夢想,才能夠心懷希望,即使遭遇困境,也不放棄,內心充滿了力量。反之,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或者并不相信自己能夠實現夢想,那么在遭遇小小的坎坷和挫折時,他們就會輕易放棄,也會產生自我懷疑,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最好。
古往今來,很多偉大的人對于夢想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說,夢想是人生的引航燈;有人說,夢想是人生理想的彼岸。文學大師林語堂說過,“夢想不管多么模糊,始終潛伏在我們的心底,讓我們的心境永遠不得安寧,直到這些夢想真正地變成現實,我們才能夠得到安寧”。這意味著夢想對于我們成長有重要作用。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都希望孩子擁有美好精彩的人生,那么就不能忽略了夢想對于孩子的意義。很多父母拼盡全力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很多父母不辭勞苦地陪伴孩子讀書學習,還有一些父母會每時每刻都在督促孩子勤奮努力,這些對于孩子而言都是外部的驅動力。外部驅動力的作用是非常短暫的。要想讓孩子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習,讓孩子始終堅持努力進取,父母就要激發孩子的內部驅動力。幫助孩子樹立夢想,是激發孩子內部驅動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擁有怎樣的夢想,父母都不要貶低孩子,也不要無情地斥責孩子。每個孩子都把自己的夢想看得非常重要。當父母支持他們的夢想,也理解他們的夢想時,他們就會充滿了希望和動力;反之,如果父母對于孩子的夢想嗤之以鼻,甚至說出一些尖酸刻薄的話,打擊孩子的夢想,那么孩子就會受到心理上的重創,甚至會影響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夢想都有誤解,即他們覺得孩子擁有怎樣的夢想,將來就會從事怎樣的職業,也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所以,如果孩子的夢想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指責孩子,就會試圖糾正孩子。其實,父母把孩子的夢想理解得太過狹隘了。
從本質上來說,夢想是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夢想并不是永遠不變,對于孩子來說,也許他們這個階段懷有這個夢想,但是等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之中,他們隨著能力增強,眼界開闊,夢想也會發生變化。由此可見,孩子擁有怎樣的夢想受到他們的認知水平、學識、眼界、人生閱歷等很多因素的影響。父母要讓孩子擁有遠大的夢想,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樹立如父母所期望的夢想,而是應該想方設法地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有稀奇古怪的夢想,這是因為他們充滿了想象力,活在一個童話的世界里。對于孩子各種離奇的夢想,父母不要因為這些夢想不符合現實就打擊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即使這個夢想在現在聽起來不可能實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在進步,孩子也在成長,誰又能保證這些夢想一定不會實現呢?等到孩子漸漸長大了,他們讀完了小學,進入了初中、高中,他們的夢想就會變得越來越明確。大多數孩子都被父母指定要實現狀元夢,這是因為父母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好,才能考上好大學過上更好的生活。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孩子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愿意向父母妥協。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無需過于強求,而是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這意味著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而且他們對于夢想是堅定不移的。不管是怎樣的夢想,都能對孩子起到引導的作用,所以父母無需強求孩子必須把父母的夢想作為夢想,而是要鼓勵孩子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夢想。
遺憾的是,在如今壓力巨大的學習狀態之下,很多孩子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了。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要兼顧孩子的成績之外,更要培養孩子的敢想敢干的能力,讓孩子充滿勇氣地向著夢想進發。真正好的教育能夠呵護孩子的夢想,也能夠給予孩子有效的助力,幫助孩子實現夢想。在此過程中,父母要避免幾個誤區。首先,不要覺得必須考取高分才能實現夢想。高考只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核,是人生直線上的一個點,所以不要誤以為高考定終身。如果父母過于看重高考,那么就會給孩子以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始終盯著孩子的成績,就會讓孩子感到窒息。
只有區分清楚高分與成長之間的關系,也知道孩子最終的目的是獲得成長,而不僅僅是獲得冷冰冰的高分,父母才能夠以更好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很多獲得偉大成就的人未必能夠考取高分,例如現在互聯網的領軍人物馬云,曾經參加了兩次中考、三次高考。高考的時候,他前兩次都落選了,直到第三次才考取了一所普通的師范學校。他上的學校并不是名校,但是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創業教父。所以父母要把眼光看得長遠一些,要在分數之外看到孩子所具有的特長,也要給予孩子在學習之外更為廣闊的天空。
夢想是如此重要,父母一定要學會呵護孩子的夢想。父母切勿把自己沒有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知道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也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看起來,這一點很容易做到。實際上,很多父母都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以前輩的高姿態來為孩子設定夢想,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夢想是什么。夢想就像是孩子孵化出來的一個希望,必須從孩子的內心里產生,才能夠對孩子產生激勵作用。如果夢想是父母懸掛在孩子面前的一個目標,那么孩子說不定就會對其視而不見,甚至還會與其背道而馳。所以父母要帶著孩子去認識精彩的世界,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見識世界的風土人情,讓孩子用腳步丈量人生的路。孩子走過的地方越遠,他們的夢想也就越遠大,孩子對于未來越是充滿了希望,他們的夢想也就越是充滿了力量。
上一篇:果斷作出決策,開動起家的快車
下一篇:沒有孩子喜歡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