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規劃金錢,才能享受自由和快樂
人人都把一句至理名言掛在嘴邊: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由此可見,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在欲望水漲船高的人心之中,金錢占據著多么重要的地位。現代人,有幾個不為金錢苦惱呢?每個月掙兩三千塊錢,還要租房養活自己的人為錢苦惱;每個月掙兩三萬塊錢,還要還月供養活孩子的人為錢苦惱;每個月掙十幾萬幾十萬,甚至成為大老板大富豪,也依然為錢苦惱。走在大街上隨便拉住一個人問他缺錢不缺,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為何人們對于金錢的欲望就像一個無底洞呢,不管掙多少錢,都無法獲得滿足感,更無法讓自己對于生活的奢望全都一一實現。這就是金錢的本性,也是人們貪婪的本性。既然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想明白:過于依賴金錢,會成為人生的桎梏。我們只有合理規劃金錢,才能更好地安排生活,也只有擺脫金錢對人生的束縛,才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快樂。
被金錢奴役的人,就像有一條隱形的鎖鏈套在他的脖頸上,他時時刻刻都無法喘息。當然,肯定沒有人愿意窒息,那么就不要被金錢如此扼緊命運的咽喉。想想我們的父親母親和爺爺奶奶吧,多年前,他們也許每個月只能收入幾塊錢,甚至務農的人連幾塊錢也沒有,但是他們照樣活得很快樂。我們呢?動輒幾千過萬的月薪,卻覺得錢越發緊張啦。盡管有人會說那個年代的錢含金量高,但是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了,這是毋庸置疑的。歸根結底,我們對金錢永無休止的追求,還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太泛濫了。尤其是現代的很多年輕人,拿著高薪,卻是月光族,還有些成為“負翁”。他們總是不知道規劃,剛剛領到薪水的時候花天酒地,盡情享樂,而等到半個月一過,就開始吃糠咽菜,再也沒有了此前的瀟灑。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養成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習慣,沒有對人生的規劃意識。這樣的年輕人,必然成為金錢的奴隸,永遠被金錢驅使。聰明人會當金錢的主人,把有限的金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從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從容。有些年輕人雖然薪水微薄,卻能供養家里,還能擠出一部分錢來奉獻愛心。他們就是金錢的主人,人生在他們的合理規劃下,也必然變得更加從容不迫。
欣欣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大城市打工,看著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她徹底地目眩神迷。剛來到單位的欣欣,看起來就像是個小土妞,穿著老氣橫秋的衣服,理著過時的頭發。然而,半年之后,見到欣欣的人全都覺得大吃一驚,原來,她渾身的名牌貨,頭發也變成了枯黃的雞窩頭。正值中秋,欣欣回鄉過節,簡直讓爸媽都嚇了一跳。當爸媽問欣欣半年攢了多少錢時,更是大吃一驚。
原來,欣欣的工作是老鄉介紹的,工資比較高,每個月都能賺到4500元。這對于在家辛苦務農的父母而言,幾乎相當于全家半年的收入。但是欣欣半年來的工資,全都已經花光了。她不但一分沒剩下,還想與爸媽要點兒錢交房租呢。聽到欣欣這么說,爸爸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像小時候那樣狠狠地揍欣欣一頓。在媽媽的仔細詢問下,欣欣才說了自己的消費。原來,欣欣單位里的女孩子全都很時髦,為此,欣欣也學著她們的樣子買名牌化妝品,買時髦的衣服,一條裙子就要七八百塊錢呢,還買很多好吃的美食,諸如巧克力等。為此,欣欣每個月發工資時都是最高興的,但是高高興興地花了半個月之后,就所剩無幾了。那些女孩們也是如此,而且總是相互勸慰:“女孩子將來找個好老公就什么都有了,那么辛苦節儉干什么!”聽到欣欣的講述,媽媽語重心長地說:“欣欣,爸爸媽媽供養你上大學不容易,家里的豬馬牛羊都賣完了。你現在大學畢業了,能掙錢了,我和你爸也老了,你弟弟還要上大學呢,咱們可不能學著大城市里的女孩子那樣啊!”欣欣意識到自己錯了,慚愧地低下了頭,說:“媽媽,我等到這次交完房租,一定每個月一發工資就給你們寄錢。”媽媽說:“你就算不給我們寄錢,自己也應該積攢一些。人啊,一輩子哪能不遇到點兒事情呢,你獨自在外手里分文不剩,萬一需要用錢又去哪里找啊!”欣欣重重地點點頭。
月光族的悲哀,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很多人都禁不住物質的誘惑,因而也就無法合理有度地消費。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各種新鮮的產品層出不窮,一些人總愛追求物質享受。雖然每個人對于金錢的欲望都是無限的,但是我們能掙到的錢卻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有限的錢花到最值得的地方,從而幫助自己把生活打理得更好,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
金錢就像一條河,在我們的生命中緩緩地流淌。如果你能成功地引導這條河,讓它按照你的意愿流淌,你就是河的主人。相反,如果你始終盲目跟著湍急的河水奔跑,那么你就是河的奴隸。我們要學會治理生命中的這條河,這樣它流經的地方才會鮮花遍野、生機勃勃。
打理金錢一定要掌握四個字,即開源節流。所謂開源,就是要努力掙錢,學會理財,而所謂節流,顧名思義,就是控制消費,消費有度。不管有多少錢,如果毫無節制地消費,總有花完的那一天,而且如果因為大手大腳花錢養成奢侈消費的習慣,那么人生就會成為無底洞,不管有多少錢也不夠花。你也會因此而對金錢更加渴望,甚至因為受到欲望的驅使而做出違犯法律的事情,從而陷入人生的黑洞,再也無法逃離。錢都去哪兒了?都花在合理的、該花的地方了嗎?我們只有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才能逃脫金錢的桎梏,享受理智的人生。
上一篇:合理的學習計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近
下一篇:和孩子一起探索學習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