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回憶法的應用
案例
復習是每個學生都要經歷的一個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考試前的總復習,從早到晚都處于緊張的復習狀態(tài)之中。無論是平時的復習,還是考前的復習,一提到復習,有的同學想到的就是一遍遍地看書或者筆記,直到把要復習的內容都背誦下來為止。一名同學在考歷史前把老師留的復習題從頭到尾讀了六七遍,自以為該記住了,結果考試時復習過的題目出現(xiàn)了,可還是答不上或答不全。這位同學事后十分懊惱,覺得自己復習得很認真,可還是沒考好。那么,該怎樣復習效果才比較好呢?
分析
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曾談到讀書、思考與記憶的關系,對我們的復習很有借鑒意義。他說:“讀書之法,讀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讀誦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轉。若只是口里讀,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記不仔細。”
朱熹強調讀書時并非單純的閱讀,而是應將讀書與“思量”結合,反復交替進行。他所說的“思量”是思考與回憶的結合,把讀過的內容“思量一遍”,就是將讀過的內容動腦回憶一遍。
將朱熹的讀書法用于我們復習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采用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的方法。
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把閱讀和嘗試回憶相結合,可以使記憶的效果大大提高。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伊萬諾娃在實驗中,讓學生識記一段課文。A組學生是單純閱讀組,將要識記的課文從頭到尾反復閱讀四次;B組學生是閱讀與嘗試回憶結合組,閱讀一次,嘗試回憶一次,再閱讀一次,然后再嘗試回憶一次,如此交替進行。在記完之后的1小時、1天和10天,分別對兩組學生的記憶成績進行測驗。結果發(fā)現(xiàn),單純閱讀組的成績分別是記住了課文的52%、30%和25%;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組的成績是記住了課文的75%、72.5%、57.5%。可見,單純閱讀組不僅記住的少,而且遺忘得也快,而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組不僅記住的多,遺忘得也較慢。
為什么閱讀和嘗試回憶相結合能提高記憶效果呢?這是因為:第一,在嘗試回憶中,有我們思維活動的參與,使我們的大腦始終保持積極狀態(tài),不會因為單純地反復誦讀而使人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第二,這種方法能使我們自我檢驗復習效果,及時知道哪里記住了,哪里沒有記住或記錯,這樣在下一次閱讀時就更有了針對性,對于嘗試回憶時沒有想起來的地方給以特別的留意,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合理分配我們的精力;第三,這種方法會使我們感到每一次復習都比上一次更有收獲,及時了解自己的點滴進步,復習起來更有信心。
許多同學在復習過程中都曾自發(fā)地采用過這種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的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復習效果。但也有一些同學在采用這種方法時用于嘗試回憶的時間很短,想不起來就不再提了,絕大部分時間還是用于閱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沒有掌握此種方法的精髓。
嘗試回憶的精髓在于將積極的思維活動寓于記憶之中,正確處理好記憶與思維的關系。我國的法學家張友漁在談到記憶與思維的關系時說:“我學習的特點之一,是重思考,不太重記憶。在讀私塾的時候,有‘回講制度’,就是在老師講過書后,學生去復習兩三天,然后講給老師聽。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回講’的情況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在‘回講’時,常比一般的同學講得好。有人說我是記憶力好,把老師講的話全記熟了。其實不是,我是用思考幫助記憶。”可見,記憶離不開思考。
那么,閱讀與嘗試回憶的時間比究竟為多少才是最佳的呢?對此,美國心理學家蓋茨曾做過專門的實驗研究。他讓被試者學習無意義音節(jié)和傳記文章,各用9分鐘時間。被試者被分成五組:A組將全部時間用于反復閱讀,B組將1/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C組將2/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D組將3/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E組將4/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學習之后即時進行一次測驗,4小時后又進行一次測驗。結果發(fā)現(xiàn),對于無意義音節(jié)的記憶成績隨著用于嘗試回憶的時間增多而提高,最佳成績?yōu)閷?/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對于傳記文章的記憶成績隨嘗試回憶的時間增多而逐步提高,最佳記憶成績?yōu)閷?/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嘗試回憶時間增加至4/5時,成績保持不變)。因此,要想提高復習效率,我們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將單純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
我們應該改變復習時只是單純的重復閱讀的方法,而應將閱讀與嘗試回憶結合起來進行復習。無論是看書復習,還是看筆記復習,我們可以采取讀一遍書或筆記,然后把書或筆記合上,或閉上眼睛將讀過的內容回憶一遍,然后再閱讀、再回憶,反復交替進行。
2.掌握好閱讀與嘗試回憶的時間比。
根據(jù)實驗結果,對于有意義的學習材料,閱讀與嘗試回憶的最佳時間比為2:3。2/5時間用于閱讀,3/5時間用于嘗試回憶。換句話說,用于嘗試回憶的時間要比用于閱讀的時間還要略多一點。因此,千萬不要在嘗試回憶上吝惜時間,要開動腦筋,努力回憶!
邊看、邊聽、邊讀、邊想、邊寫,這便是高效記憶的秘訣。
上一篇:學會駕馭時間
下一篇:歸類記憶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