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專業書不必平均使用力量
周安祺同學: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喜歡讀文學方面的書。你在讀書過程中能記下感觸較深的文字,捕捉“心中所想而筆下全無的道理”,并與作者傳遞的思想產生共鳴。這說明你不僅讀了,而且讀進去了。這樣讀書可以增進你對社會生活的理解。
你在答卷中提出:“很多專業書比較難讀,是否可以挑選書的精華閱讀,而不通讀全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向你推薦培根的《論學問》。
培根認為讀書“要以能權衡輕重、審察事理為目的”。有鑒于此,他提倡有區別的讀書方法,即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讀它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于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培根把詳讀與略讀、全讀與節選講得很清楚,這些意見可供你參考。
研究生閱讀專業書籍有三個目的:一是彌補專業知識缺陷。研究生需要熟悉本學科領域的研究現狀,掌握學術研究基本方法。這需要打下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拓寬知識領域,開闊學術視野。二是圍繞課題及初步形成的論點,沿著肯定、否定兩個方向搜集佐證,調整思路,增強觀點自信。三是從專業書籍中發現未知領域或尚未引起關注的領域,捕捉新苗頭,探究新課題。對于能滿足上述需求的經典著作,要全讀、精讀、反復讀;對于不能滿足上述需求的一般性讀物,可粗讀或有選擇地閱讀。
精讀、粗讀不是一種簡單劃分,劃分之后也不可能一成不變,而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不管是誰,也不管他的學問有多大,一開始都要經歷“全讀、精讀、細讀”的階段,即使部分內容晦澀難懂、枯燥乏味,也要硬著頭皮堅持讀下去。以輿論傳播研究為例,對《公眾輿論》《幻影公眾》《大數據時代》《零邊際成本社會》《認知盈余》《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新聞出版》《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淺?。夯ヂ摼W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媒體融合與融合新聞》等專業書籍,要全讀、精讀、細讀。假如每10天讀一本,用200天可精讀20本經典專業書籍。有了這個基礎,再讀同類的書就會發現一些章節大同小異,有的書只有幾個章節有參考價值,這時,你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選擇性閱讀階段。革命家徐特立說過:“讀書?;肌唏R觀花’‘狼吞虎咽’‘囫圇吞棗’,隨讀隨忘。不切實際地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記憶。我的讀書方法總是以‘定量’‘有恒’為主?!边@一讀書方法,對指導閱讀經典著作非常有用。
當你們的專業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閱讀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據說大數學家華羅庚拿到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地閱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兒,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讀了。這種讀書方法不僅為華羅庚節省了時間,而且培養了他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然而,要達到這種閱讀境界,必須下一番“笨功夫”。
建議你在導師的指導下,精選10至20本經典著作,從頭至尾靜心閱讀。“如果一個人足夠認真地讀上10本書,他就能成為一個圣人?!备前莸倪@句話明顯帶有夸張的成分,但作為對讀書人的一種善意勸誡,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祝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1月21日
上一篇: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讀南振中先生給大學生的75封信有感
下一篇:閱讀的直接價值與間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