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心太強,容易患得患失
《論語·陽貨》中記載,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能和人品惡劣的人一起為君主服務(wù)嗎?沒有得到官位、富貴的時候,他處于憂慮之中,生怕得不到;得到之后,他依然處于憂慮之中,生怕失去已經(jīng)得到的。假如一個人擔(dān)心失去,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來。孔子原本用這句話來形容那些一心想得到官位,得到官位之后又擔(dān)心失去的人。這種人,孔子認為他們會因為害怕失去而做出一切事情,甚至損害他人的利益,危害集體。當(dāng)然,孔子說的是對的,這樣的人的確使人害怕,也是一個集體之中的害群之馬。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人隨處可見,他們的功利心太強,太患得患失。
實際上,一個人如果患得患失,自己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他們的心里始終很緊張,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坦然面對外界的人和事,所以他們活著的每個時刻都如履薄冰。他們每分每秒都在算計,算計自己怎樣才能利益最大化,才能一點兒虧都不吃,凈是賺便宜。對于患得患失的人而言,人生就像哲學(xué)家叔本華所說的,從未有真正幸福和滿足的時候,而一直在痛苦與無聊、欲望與失望之間不停地搖擺,就像鐘擺。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在職場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陷入患得患失的泥沼,無法自拔。因此,那些從容淡定、坦然面對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射箭的技術(shù)非常高超,即使隔著很遠的距離,也能打中楊樹的葉子。而且,不管是以怎樣的姿勢,他都能打中目標(biāo),從未出現(xiàn)任何失誤。漸漸地,人們口耳相傳,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一個偶然的機會,夏王親眼看到后羿高超的射箭技術(shù),非常欣賞他。有一天,夏王心血來潮,決定把后羿召入宮中,把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箭術(shù)單獨表演給他看。
后羿來到王宮的御花園,夏王早已讓下人在平坦的地方立好了一塊一尺見方的箭靶,這個箭靶是用獸皮做的,箭心大概一寸。夏王一邊指著遠處的箭靶,一邊對后羿說:“我早就領(lǐng)教了你高超的箭術(shù),今天,你要專門為我表演一次。不過,這次不同于往日你和別人比箭,像你這樣的高手,一個人表演可能會覺得很無趣乏味。這樣吧,我為你定個賞罰規(guī)則:假如你一箭射中靶心,我就給你1萬兩黃金,作為獎勵;但是,假如你沒有射中靶心,那么,作為懲罰,我要削減你1000戶的封地。好了,你準(zhǔn)備開始表演吧。”
夏王話音剛落,后羿就變了臉色。原本輕松自如的他,面色凝重。他步履沉重地走到距離箭靶100步遠的地方,取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擺好瞄準(zhǔn)的姿勢。那一瞬間,他突然覺得箭有千斤重,因為他的身家財產(chǎn)也和這一箭聯(lián)系在了一起。想到這里,向來從容不迫的后羿呼吸急促,手也開始發(fā)抖,瞄準(zhǔn)幾次都沒有射箭。等到他終于狠下心松開弦,箭居然出乎意料地沒有射中靶心。后羿臉色慘白,倉皇間射出的第二箭距離靶心更遠了。
后羿黯然離開王宮,夏王也未免覺得掃興。他失望地問下屬:“后羿不是神箭手嘛,今天怎么水平這么差?”下屬沉思片刻,回答道:“后羿以前射箭都沒有獎罰,這次卻關(guān)系到他的身家財產(chǎn),所以,他的心就亂了,射箭的水平也受到了影響。看來,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神箭手,還必須心靜如水,不把利益放在眼里啊!”
原本百發(fā)百中的神箭手后羿,就因為有了夏王的獎罰規(guī)定,箭術(shù)大打折扣。看來,我們要想在成功的路上勇往直前,還不能過于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只有平常心做事,才能更加趨于完美。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和我們切身的利益相關(guān)的。只有不懷功利之心,坦然面對利益的得失,才能朝著成功更進一步。
上一篇:關(guān)注孩子的性格及內(nèi)心變化
下一篇:告別昨天的得過且過,做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