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實踐能力培養路徑
胡佳明同學: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2014年讀了20多本書,包括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你說:“讀書不能一味地求快、求多,更重要的是求質?!边@一看法很有道理。
你在答卷中提出,自己的新聞實踐操作水平還比較弱,而研究生以新聞傳播理論學習為主,實踐性課程比較少,在實踐方面有較多的困惑。我理解你的困惑。
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社會各方對研究生的一種期待。當前總體來看,研究生實踐機會較少;教學實踐設計不盡合理,難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偏短,內容單一。我贊成在加強理論學習、理論研究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踐能力培養形式多種多樣,比如改進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動筆、動口、動手能力;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參與實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早接地氣。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拓寬路徑。
2014年12月2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鄭州大學簽訂了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協議。部校共建為實踐能力培養營造了兩個有利條件:一是加大本科生教學實踐基地和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力爭形成平臺多樣、條件完備、立足河南、覆蓋全國的實踐基地格局。在中央駐豫及河南省主要媒體建立10個左右校外實踐基地指導教師團隊,定期進行工作交流,推進實踐教學的理論研究,提升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使實踐課教師能夠專業化、系統化地指導學生實踐。二是整合鄭州大學校內外資源,建設集報紙、廣播、影視、網絡業務于一體的傳媒綜合實驗中心,在滿足學生實習和新聞宣傳干部培訓工作需要的同時,爭取建設成為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5年2月9日,鄭大新傳院黨政領導班子對“部校共建”方案進行了細化,把校外實踐基地建設作為當務之急積極推進。隨著這兩項措施的落實,新傳院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路子會越來越寬廣。
理工科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離不開實驗室,對于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來說,整個社會都是實踐的舞臺。寒暑假回到家鄉,可不可以學習采訪?大學校園算不算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的“實踐平臺”?
戈公振編譯的《新聞學撮要》一書中談道:“空氣中充滿了新聞。到處都在等候新聞采訪人。家家屋里都藏著新聞,處處交易的地方也是如此。新聞是用不著去制造;新聞是存在的。新聞必等人去尋覓?!薄靶侣勂胀ㄊ遣粫w來的,是取來的,是要搜尋的,掘取的……完全等候新聞向自己身邊飛來的編輯和訪員,是一定缺乏材料,無事可做的?!碑斈阕x了這兩段話之后,你還會抱怨“實踐機會太少了”嗎?
祝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5日
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與鄭州大學舉行部校共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簽約暨導師聘任儀式。圖為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向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授牌
上一篇:把讀書培養成為一種個人愛好
下一篇:擺脫干擾需要內在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