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干擾需要內在定力
楊瑤斯同學: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2014年讀了12本書。你說自我危機感和突然涌現的看書欲望促使你去閱讀。這表明你已經有了讀書的內在動力。
在答卷中你提出:“如何讓自己真正沉浸下來讀書學習,如何擺脫外界的誘惑和干擾。”要回答這一問題,先要弄清誘惑和干擾來自何方。近幾年妨礙大學生刻苦攻讀的主要有三個因素:“讀書無用論”的干擾;網絡成癮的干擾;無效雜事的干擾。
孟德斯鳩說:“不要試圖同誘惑爭辯,躲開它,躲得遠遠的。”這是抗拒誘惑的重要方法。為排除干擾,提三點建議:
第一,當“讀書無用論”流行時,不要跟風。少受干擾,潛心讀書,積以時日,你就會成為一個有學養的人,幾年之后,有可能成為社會急需的稀缺人才。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讀書無用論”一度盛行,不少人把家里的藏書賣給了古舊書店。我花了1.6元,從北京中國書店舊書部買了一套《列寧文選》兩卷集,后來又從山東買了新版《列寧選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和《毛澤東選集》,從頭至尾認真閱讀。有了理論根底,分析問題就容易做到實事求是。1980年春天,我到山東沂蒙山區了解農村變革中的新情況。蒙陰縣有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以后改變了落后面貌。上級領導卻批評他們說:“誰還不知道這個辦法能多打糧食!管用是管用,方向不對就是不能用!”為了搞清“方向”問題,我重新閱讀了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寫的一段話:“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痹趯W習和調研的基礎上,我撰寫了一篇《“方向”辯》的評論文章,刊登在1980年4月28日的《人民日報》上。這篇評論被人民日報社優秀作品評選委員會評選為優秀作品。所以,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要抱怨社會浮躁,不要輕信讀書無用。沿著你所確定的目標刻苦攻讀,你會天天有收獲、年年有進步。
第二,增強自控能力,防止網絡成癮。《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月第6期刊登了牛慶燕寫的《當代大學生網絡成癮障礙的原因與對策》一文,其中談到80%的網絡成癮者傾向于網絡聊天、網絡游戲和微博互動等雙向互動內容。作者還提出了“網絡成癮障礙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在大學校園里,達到“網絡成癮障礙綜合征”標準的人數并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對使用網絡的開始、結束及持續時間難以掌控,下線后仍然想著上網的情形。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應及時調整心態,提高自控能力,千萬不要患上“網絡成癮障礙綜合征”。
第三,有作為的大學生應該學會簡單。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孫銓著的《簡單就是財富》。作者引用了建筑大師貝聿銘的一句話:“最美的往往是最簡單的?!焙唵蔚男枨螅唵蔚娜穗H交往,簡單的生活方式,簡單的工作狀態,這些都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近幾年校園誘惑明顯增多:隔三岔五的聚餐,去還是不去?無目的的逛街,去還是不去?有些活動很沒意思,礙于情面,去還是不去?大量事實說明,要想做到簡單很不容易。大學生應該好好研究“簡單”這門學問。
擺脫干擾和誘惑,說到底,要靠一個人的內在定力。不知道你看沒看過沙葉新寫的話劇《陳毅市長》?劇中講述1949年冬的一天深夜,上海市市長陳毅與化學家齊仰之會面的故事。這位化學家住在一間簡陋破舊的房子里。書桌上堆滿書籍和化學儀器,墻上貼著一張醒目的字條:“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鐘?!饼R仰之惜時如金,這張字條不僅是對客人的提醒,也是對自己的約束。有了這樣的內在定力,還有什么事情能對他產生干擾?
祝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24日
上一篇:拓寬實踐能力培養路徑
下一篇:教育:行勝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