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好自己的“知識樹”
孟林山同學: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比較喜歡讀書。2014年你讀了《菊與刀》《日本維新史》《知識考古學》《社會學想象力》等著作。這種閱讀習慣應該堅持。
你在答卷中提出:“在圍繞某個主題進行讀書學習時,總是把握不好讀書的范圍:要么過于集中于主題,思維不夠發散;要么就是沒有重點地讀,將之前確定的主題模糊化了,偏離了最初的攻讀方向。”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想借用一個概念——“知識樹”。
國際著名金融專家丁大衛教授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悟出了一個道理:宇宙萬物皆有規律,樹乃天地規律的集大成者。管理學中的“決策樹”、計算機編程中的“二叉樹”,都折射出樹的慧根。一棵大樹有根基還有分枝,同樣,科學、學科、知識也有根基和許多分支。觀察和研究使丁大衛教授發現了知識與樹根、樹枝、樹葉的內在邏輯關系。作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在讀研究生,有必要培育自己的專業知識樹。
培育“知識樹”首先要打好基礎,把樹干豎直、樹根扎深。你說吸收知識時“過于集中于主題”,刪去“過于”兩個字,精力相對集中一些,還是必要的。千萬不要東抓一把、西抓一把。偏離主題、遠離主干的閱讀方式對你們的研究工作難有補益。培育“知識樹”還必須開闊視野,不斷向知識的廣度拓展。在圍繞某一主題集中閱讀的同時,還應運用發散式思維,不斷拓寬知識領域,不要讓“知識樹”變成沒有枝葉的樹樁。
研究生與大學生不同。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接受知識、積累知識和學會運用知識;研究生除了學習,還應創造新的知識。這就要求你們更加刻苦地學習,更加辛勤地澆灌自己的“知識樹”。如果新傳院每個研究生都能培育一棵“知識樹”,到了收獲季節怎能不碩果累累!
祝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1月30日
“知識樹”示意圖
上一篇:圍繞不同觀點進行“主題閱讀”
下一篇:大學有沒有“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