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橋要收費
那是在很久以前,三公去城里工作時還很年輕,那時,沒人叫他三公。等他從城里回來時,他已經老了。這時,村里人見了他,都喊他三公。
三公在城里的工作讓村里人很羨慕:他總在菜市場轉來轉去,見一個人擔菜來賣,便伸一只手出來,向人家要錢。山村離城遠,但還是有人進城時看見三公收人家的錢。
一天,村里有一個人一直跟在三公后面,他發現那天三公收到好幾百塊錢。那人后來攔住三公,跟他說:“三叔,那時村里人還喊他三叔,你天天這樣收錢,你發大財了呀。”
三公笑笑說:“我這是收稅,要上交給國家!”
那人說:“不是你自己拿呀?”
三公說:“那怎么行,一分錢也不能拿。”
三公在城里轉了一輩子,老了,回村了。回村后,三公還喜歡轉,在村里轉。那村大,三公總是這里轉轉,那里轉轉。
有人見了,笑笑說:“三公呀,你在村里這樣轉,是不是也想收幾個錢呀?”
三公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回答:“轉慣了,閑不住。”
有一天三公轉出了村,來到了一條河邊。這是一條小河,河不寬,水也不深。
三公看見很多孩子在這兒蹚水過河。這些孩子都背著書包,把褲腳扎得老高,一撥一撥走過河去。一個孩子腳給絆了一下,險些跌倒。
三公見了,慌慌地跑過去扶著孩子,然后一直牽著孩子過河。
后來,三公再不在村里轉了。他到河邊來,牽著那些孩子過河。他還背一些更小的孩子過河。天天如此。
一次暴雨,下了一天一夜。等雨住時,三公沒看見河邊有孩子了,只看見河里水漲了,河里水急浪大,轟隆作響。水一漲,孩子再蹚不過河了,要到下游七八里地的地方去坐船。但村里孩子嫌遠,不愿去。
有好多天,三公看見那些孩子都沒去上課,就去勸那些孩子。
三公說:“遠也要去,不讀書怎么行。”
孩子說:“太遠了,去過渡要走七八里,過了渡到學校還要走七八里。”
三公也覺得遠。三公后來還聽說,整個一個春天和夏天,河水都滿。這時,除高年級的孩子寄宿在學校外,低年級的孩子幾乎都不去上課。
三公顯得有些憂心忡忡了,總說:“不讀書怎么行呢,不行呀。”
他還到河邊去,仍在河邊轉,轉來又轉去。
一天三公不轉了。三公去銀行里取了兩萬塊錢出來。三公要建一座橋。有錢,好辦事,三公讓村長請了很多人,還專門請來了造橋的工匠。這些人忙了一個月,一座橋就造好了。
這是一座木橋,只有兩尺寬,但結實,挑擔東西走在橋上,也不會晃晃悠悠。有了橋,孩子又可以上學了。但過橋是要收費的。
有大人過橋,三公便伸一只手出來,說:“過橋收錢,大人一角,孩子免費。”
那些大人有些不情愿。三公見了,又說:“下游過渡也是要收的。他收兩角,我收一角,你們還少走了許多冤枉路,值呀。”
大人想想,是值,于是交一角錢給三公。
一些喜歡開玩笑的人說:“三公,你是不是一不收錢手就癢呀。”
三公笑笑,說:“是這樣吧,本性難改了。”
此后,三公每天都在橋上。有孩子過橋,他便牽了孩子過去。有大人來,他便伸一只手出來,收錢。
轉眼過去了一年。這天,很多學生放學回來,三公一一牽了他們過橋。
那是早春的一個雨天,天冷風寒。三公來來往往在橋上走了好多趟,他累了。當他又要過橋去牽一個孩子時,腳一滑,跌進河里了。
幸好河邊有那些孩子。他們大喊:“三公跌河里了,快來救人呀!”
很多人跑來了,他們救起了三公。三公畢竟年紀大了,那么冷的天,三公怎么受得了,他病了。這以后的一天,三公讓人喊來了村長。
三公把一個兩萬三千塊錢的存折給了村長,還給了村長一千五百八十塊現金。
三公跟村長說,那兩萬三千塊的存折是他的積蓄,那一千五百八十塊現金是一年來收的過橋費。
三公說,村里窮,還有很多鄉親沒讓孩子上學。那些錢,他捐出來讓那些孩子上學。很多人圍著三公,沒人作聲,但人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后來,三公的病更重了,他覺得自己不行了,但他想看橋最后一眼。于是,他讓人把自己抬到了橋上。村里人都到橋上來看三公。大家默默地走上橋,走到三公身邊,然后,輕輕地,輕輕地把一角錢放在三公手里。
上一篇:過年陪父親喝酒
下一篇:金色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