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畢原漢九陵》陜西名勝簡介
在咸陽市咸陽原上。咸陽原是俗名,古稱畢原,也稱畢陌,還稱咸陽北坂。在咸陽的北原上,由東而西排列有西漢的9位皇帝的陵墓,有五陵建置陵邑縣,故北原也稱五陵原。
西漢共歷214年,孺子劉嬰不算,共有11位帝王,依先后次序為高祖劉邦、惠帝劉盈、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奭、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其中除漢文帝劉恒和宣帝劉詢葬西安市郊外,其余九帝都葬在咸陽原上,由東而西依次為:景帝陽陵、高祖長陵、惠帝安陵、哀帝義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和武帝茂陵。這些帝陵還有后陵以及陪葬的王公大臣,咸陽原上墓冢累累,綿延50公里左右,大體上在東西一條線上。
據《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據《后漢書·禮儀志》載:“西漢皇帝陵園,一般面積為七頃,陵高十二丈,墓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丈。墓室通向外面有墓道,道上設四道門,四門設置聯劍、伏弩等暗器,以防盜墓。”有的滿盛沙子以防打洞或潮濕。有的陵地還設守陵縣邑,《關中記》載:徙民置縣者凡七陵,長陵、茂陵各萬戶,余皆各五千戶。遷移陵邑者多是天下豪富,那些豪富子弟,終日斗雞走馬,作奸犯科,被稱為五陵少年或五陵公子。
西漢帝王,登基之后第二年即造墓建陵,稱之壽陵,帝王造陵要占去國家稅收三分之一,這是一筆巨大費用,百姓負擔無疑是很大的。造陵之大,高如峰巒,稱為山陵。而死去的帝王,要納梓棺,口含玉蟬,身著禭衣,就是人們說的金縷玉衣。除穿戴外,隨葬品甚多,有車、馬、絲綢、金銀、玉石、珠寶、米谷、兵器、鏡鑒、貨泉、器皿等。
西漢帝陵,陵園還開東、南、西、北四門,陵前建獻殿,為祭奠死者之處。一般陵東為幸臣貴親的陪葬區,有甚多陪葬墓。漢陵一般地表石刻不甚多,但茂陵陪葬霍去病墓的石刻“馬踏匈奴”等,為西漢石刻中之佼佼者,可謂石刻之瑰寶。
漢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商洛·丹鳳縣·武關》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乾縣·永泰公主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