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富平縣·永昌碑》陜西名勝簡介
在富平縣覓子鄉上官村無量廟門口墻上鑲嵌。
永昌碑為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大順朝代的遺物,這個碑文字記載有: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二、三年(1639和1640年)時,“小麥每斗2兩4錢(銀子);米每斗2兩6錢”,并有“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文字記述,這是明王朝苛政和糧荒的有力證據。據歷史記載,明熹宗朱由校天啟末年(1627年)和崇禎初年(1628年),陜北災荒非常嚴重,老百姓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剝樹皮而食,掘其山中石塊而食,這些記載和永昌碑的記載相仿佛。“大順”是李自成所建的國號,“永昌”是李自成的年號。李自成代高迎祥任闖王后,南征北戰,曾在湖北襄陽建立政權,入北京后,官制上仿明制而略加改制,設天祐殿、大政府、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職;軍事上設中、左、右、后、前各營,將軍設權將軍、制將軍、威武將軍、果毅將軍等。開科考試,廢除八股,用策論取士。國境盛時,轄今之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山西、甘肅、湖北、江蘇等省的全部或部分。永昌二年(清世祖福臨順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犧牲,余部聯明抗清,停用大順國號。
大順政權只存在了兩年,所以永昌年間的碑石非常少,同時也非常珍貴。永昌碑是研究明末農民起義的寶貴資料,故在1957年將此碑石移于西安市內陜西省博物館保存。
上一篇:《西安·藍田縣·水陸庵》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西安·長安區·漢上林苑》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