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齊魯月·魯西之旅·梁山泊·《水滸》勝跡今安在
施耐庵的名著《水滸》主要以北宋末年魯西梁山泊一帶晁蓋、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素材,至今這里的山山水水還流傳著不少與《水滸》情節有關的傳說故事。
梁山水泊
《水滸》描寫的宋江農民起義軍的大本營梁山,傳說就是現在梁山縣城東南2.5公里的梁山。
梁山,原名壽良山,簡稱良山。據《史記》載,漢景帝的弟弟劉武封于梁(治所睢陽,今河南商丘),曾“北獵良山”,死后也葬于良山,因改稱梁山。又據史書記載,梁山周圍原為水泊,稱梁山濼,系大野澤的一部分?!端问贰顟靷鳌份d:“梁山濼,古巨野澤,綿亙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捕魚之利。”宋、元、明、清以來,黃河多次決口,河水夾帶泥沙入湖,湖底逐漸因泥沙沉積而升高,“滄?!苯K于變成今日梁山周圍的“桑田”。但梁山北去10多公里的東平湖,還可看出當年水泊的風貌。1958年,梁山西邊10多里的魯里鄉賈莊曾發掘出一條7丈多長的木制兵船,船上銅鐃鑄有明朝“洪武五年造”的字樣,可見直到明初梁山周圍還是“深港水汊,蘆葦草蕩”。
梁山由虎頭峰、雪山峰、郝山頭、青龍山等四個主峰和一些余脈組成。虎頭峰是最高峰,四周危巖壁立,當年梁山寨和忠義堂就在這里。從山下有一條小路蜿蜒通向主峰,叫“宋江道”。走完宋江道有一個山口,叫黑風口,是一條狹窄的山梁,兩側峽谷峭深,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相傳黑旋風李逵當年就鎮守在這里。黑風口風大且急,有“無風三尺浪,有風刮掉頭”的說法。東北有當年梁山英雄的練武場和演馬場。山腳下有一個村莊,十里杏林如緋云彩霞,是《水滸》所寫的王林酒店所在地杏花村。當年朱貴在這里負責聯絡,有人投奔梁山或有其他消息便向黑風口發箭。而李逵也常到杏花村喝酒。
由黑風口向南,便是梁山寨所在的虎頭峰。山寨遺址尚存,寨基用石塊壘成。整個山寨面積約一、二十畝。中間是忠義堂遺址,現已在遺址上重建了忠義堂。堂前一塊青石上有一個碗口大的石窩,相傳是當年起義軍樹“替天行道”杏黃旗的旗桿窩。據說“替天行道”四個字是梁山神機軍師朱武所書,他寫這幾個字還有一段故事呢:
朱武從小聰明伶俐。他的啟蒙先生對學生很嚴,學生背不來書,一次打手板、二次打腚板、三次綁在凳腿打,人們都叫他“板子先生”。朱武一挨了打,就白天黑夜苦苦地練,終于有了很大的長進。這一年,年關將近,老師要回家過年,一摸炕席底銀子不見了,朱武知道了,便回家跟爹娘要了幾十兩銀子給老師,說:“老師,這銀子是我拿了,忘了跟您說,如今還給您!”老師一點銀子比丟的還多10兩,但來不及細想,就匆匆上路了。老師一走,朱武見學屋門上還無對聯,就想寫上一副。他提起筆想到老師丟錢后的嚎啕大哭,想到小偷不偷富而偷窮,實在不仁不義,便寫了這么一副對聯:“閑人免進賢人進;盜者莫來道者來。”橫披:“替天行道”。過了年,老師回來一見對聯大吃一驚,問出是朱武寫的,從此就刻意培養。后來,朱武成了梁山軍師,并在山寨大旗上親書“替天行道”四個大字。
黃泥崗
《水滸》第十六回敘述,奸臣太師蔡京生辰,他的門婿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派楊志帶官軍押金銀珠寶(“生辰綱”)到東京上壽。他們一行經過黃泥崗,因天熱口渴,便在崗上林中休息。這時,有七個販棗子的客人也停下納涼,并且買來酒喝。送生辰綱的官軍本來心存警戒,可看見他們喝了一桶又一瓢酒沒什么事,便不顧楊志的勸阻,紛紛買酒解暑。誰知酒里下了藥,于是,“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那七個客人將這十一擔金珠寶貝都裝在車子內,遮蓋好了,叫聲:‘聒噪!’一直往黃泥崗下推了去?!痹瓉?,這七個客人和挑酒的漢子就是以后的梁山好漢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和白勝。
故事發生的地點黃泥崗,傳說就是現在鄆城縣的黃堆集。黃堆集有一千戶人家,至今村中還有一個大土崗,上有明代的一通石碑,碑文記載,宋徽宗崇寧間,環梁山八百里皆水也,堆北距梁山60里許,為水滸南岸,古稱黃泥崗,即此地也。當時,晁蓋和吳用知道這里是大名府通往東京的必經之道,便決定聯絡幾位好漢在黃泥崗密林中奪取生辰綱。吳用首先找到的是阮小二三兄弟,這阮氏三雄住石碣村。石碣村,據說即今梁山縣銀山鄉的石廟村。這里東有東平湖,西有黃河,蘆花繞村,垂柳夾岸,《水滸》中那個“青郁郁”、“綠依依”、“四邊流水繞孤村”的石碣村景象仍依稀可見?,F全村三百戶人家,大多姓阮。
景陽崗
《水滸》第二十三回敘述,武松不聽“三碗不過崗”酒店主人的勸阻,連喝十五碗酒,只身上景陽崗。忽然,從一片亂樹林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額的老虎。老虎先撲,后掀,再剪,武松都躲過;老虎又一撲,武松就勢把老虎按住,“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庇帜冒糸哟蛄艘换兀K于把老虎打得“氣都沒了”。書中所寫的景陽崗,相傳就是今天陽谷縣張秋鎮西2里許的景陽崗村。
《陽谷縣志》載:“景陽崗在縣城東四十里,沙丘起伏,莽草無涯,古木參天,人煙稀少,傳為武松打虎處?!睋f,這一帶先前有九嶺十八堌堆,因大清年間黃河決口,高地被沖平,荒丘野嶺給淤積成良田?,F在的景陽崗一帶,平疇沃野,村落點點。村中有山神廟遺址,廟門前有石碑,上刻“武松打虎處”五字,為明代遺物。村西沙丘也有石碑,上刻“景陽崗”三字,為當代書法家舒同所書。沙丘頂部有“武松祠”,內塑武松打虎場景。
民間傳說,武松為打這只猛虎,還整整練了三年武。當年,景陽崗出了猛虎后,縣太爺出告示,誰能除害就封誰為都頭。武松聽說一個叫瘸拐李的老先生很有功夫,就去拜師。一年后,武松遵師傅之命上了景陽崗,師傅讓他再練一年。武松又苦練了一年,師傅笑笑說:“好多啦,可是還不到家,你要打敗對手,就要達到:人不知鬼不覺,行走如風不見風,大喊一聲似炸雷!”說完又讓他喝了三大口酒,服了兩粒健骨長筋丹,要他再練一年。又一個一年以后,武松練起“醉八仙”,瘸拐李哈哈一笑說:“出了打虎將了!”以后,武松上山除了虎,當上了陽谷縣的都頭。
翠屏山
《水滸》第四十六回敘述,楊雄妻子潘巧云勾搭報恩寺和尚裴如海,被石秀覺察。石秀智殺裴如海,告知楊雄。楊雄便借口去岳廟還愿,帶潘巧云上了翠屏山。在山上,楊雄與石秀審問出潘巧云與裴如海勾搭的細節,一刀結果了她。這翠屏山說法有多處,一種說法為現在平陰縣玫瑰鄉的翠屏山。這里的翠屏山,滿山怪石嶙峋,古柏槎枒,紫靄繚繞,佛寺道觀櫛比鱗次。遍山還點綴著五顏六色的玫瑰花,有“物外仙鄉”的美稱。古人描寫翠屏山詩曰:“巉巖碧樹聳飛環,翠色凝眸未可攀。啼鳥野花無限趣,幾回人在圖畫間。”“齊魯勝地遍覽游,翠屏山上景最幽。萬樹蒼松依石壁,一溪流水傍山頭。云移寶塔煙霞動,雨過翠峰爽氣浮。漫道蓬萊多勝概,由來此地是瀛洲?!?/p>
當地也流傳著類似楊雄殺妻一類的故事,但情節大不相同。相傳,北宋年間,翠屏山麓玉帶河畔住著潘、楊兩家農民,兩家同年同日各生一個嬰兒。潘家是女,取名巧兒;楊家是男,取名大牛,兩家為兩個孩子訂了娃娃親。巧兒、大牛長大后,家境貧寒,難成婚配,大牛到縣衙當差,巧兒在家精心照顧兩家老人。這年立夏一過,巧兒又上山采花,有一個叫海能的和尚會法術,使巧兒神魂迷離,乖乖地聽從擺布。就這樣巧兒被他奸污了。大牛聽說后,怒火上燒,邀集幾位農民兄弟大鬧翠屏山,連殺海能等幾個和尚。他們殺紅了眼,不問青紅皂白,連巧兒也給殺了,然后投奔梁山。相傳,潘巧兒被殺死后,這里白衣閣的菩薩見她死得屈,把她點化成仙,但她舍不得離開兩家老人,一直站在翠屏山頭上,向玉帶河眺望。這就是山上的“巧女石”。據說,每當玫瑰花開的季節,同浸潤泉相隔一座尼姑庵的巧女石,影兒常常倒映在浸潤泉的泉池里。人們說,《水滸》里楊雄殺妻那一段,就是根據這故事改編的。
祝家莊
《水滸》第四十七、四十八、五十回敘述宋江三打祝家莊的故事。書中描寫道,“好個祝家,盡是盤陀路。容易入得來,只是出不去”。人們從村里走,“有白楊樹的轉彎,便是活路,沒那樹時,都是死路,如有別的樹木轉彎,也不是活路。若還走差了,左來右去,只走不出去。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著竹簽鐵蒺藜,若是走差了,踏著飛簽,準定吃捉。”宋江前兩次攻打,因不熟悉盤陀路,都失敗了。第三次派孫立等人打入對方內部,才里應外合攻下祝家莊。書中所描寫的祝家莊,相傳就是現在陽谷縣李臺鄉的朱口。如今的朱口村里,路網四四方方,路兩旁全是堅固的土堰圍墻,而且一環接一環,錯綜復雜,稍不留意就會迷路,頗有當年盤陀路的風貌。村里人大部分姓朱,有兩種說法,一說從祝姓改,一說為朱元璋后代。
當地流傳著與《水滸》情節不同的三打祝家莊的傳說。相傳,梁山西北有個莊子叫祝家莊,莊主祝朝奉,很有心計。手下四個兒子祝龍、祝虎、祝彪、祝鳳,個個如龍似虎。師爺宛金堂,本領高強,十八般兵器件件精通。他還能晝夜不合眼,卻從來不疲倦。莊里佛塔還有一只金雞,也晝夜睜著眼,只要何處有兵馬出動,它就大聲鳴叫,讓莊里人早作準備。祝朝奉仗著莊子堅固,人強馬壯,一心一意跟梁山作對。梁山好漢兩打祝家莊,都沒攻破莊子棗寨,被莊丁用亂箭、土炮打回。軍師吳用想出一條妙計,派燕青裝扮成賣針線的小販混進祝家莊去探聽情況。這燕青能說會道,口甜心活,進得莊來沒半天就同莊里的大姑娘、小媳婦混熟了。這天燕青又來莊上街頭叫賣,看見一個大娘拎著籃子,他忙接過,把大娘送到家里。這大娘姓甘,孤身一人,燕青靈機一動,認了干娘,搬到莊上和甘大娘一起過。一天晚上,燕青隨口說:“咱們祝家莊真是針插不進,水潑不入,連梁山那樣的好漢也打不下,真是神靈保佑哇!”甘大娘抿嘴兒一樂,笑道:“要說神,那金雞才神,要說不神,祝家莊層層圍護,也不是破不了。就說那最難打的棗寨吧,我看只要在那地上種些眉蟲,一春一秋,到十二月干得點火就著,不就把那棗寨燒了嗎?”幾句話說得燕青心里直發癢,又問:“干娘說那金雞神,可怎么個神法呢?”甘大娘低聲說:“這可不能往外亂說。兒啊,我告訴你吧,那神雞是從天上飛來的,三年打一盹,一盹只一眨眼功夫。你來莊上正是它打過盹后的第一年,還要在后年臘月十五夜里子時才打盹?!毖嗲嘈闹邪迪?,又想法套宛金堂。他知道宛金堂貪杯,就打定主意請宛金堂喝酒。那宛金堂雖也算條好漢,卻酒上不行,燕青趁他喝得八成醉,就又說:“聽說您老從早到晚不閉眼不睡覺,真夠神了?!蓖鸾鹛寐犃T哈哈大笑,就講出了晝夜不合眼的秘密。原來他睡時也睜著眼,外人不知,以為他醒著,于是越傳越神。燕青幾瓶美酒,就把宛金堂的底細全掏出來了。加上這些日子他借賣貨東走西竄,把莊里七十二條胡同也弄得一清二楚,第二天便借口辦貨出了祝家莊,拐到梁山稟報去了。
燕青把祝家莊的老底兒向宋江匯報后,第二年春天,宋江帶兵三打祝家莊,果然大獲全勝。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桃花源記》與桃花源
下一篇:離離原上草·陰山之旅·成吉思汗陵·一代天驕安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