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川南之旅·蜀南竹海·幽篁如海
蜀南竹海位于川南長寧縣與江安縣毗連的天山西南部,占地6萬余畝。如海的翠竹間蕩漾著千般情思。
墨溪萬嶺箐
相傳孔明七擒七縱孟獲后,班師回朝過此地,正遇酷暑,熱死了不少戰馬。馬鞭落地,便生出蒼翠的竹林來。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謫居宜賓時,到此觀賞,連連贊嘆:“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姐妹耳!”竹鄉人向他敬酒,請他題墨。他推開酒碗說:“秀色使我醉矣!”旋即持掃帚為筆,在黃傘石上書“萬嶺箐”三字,故竹海又名:“萬嶺箐”。黃庭堅寫完字后,將大筆在溪中清洗,溪水為之變黑。后人便稱“墨溪”。溪水遠觀如墨,捧起卻清澈透明,蓋因墨色為溪下石灘布滿蒼翠青苔所致。
據說黃庭堅書“萬嶺箐”的前一天,曾應龍吟寺住持智廣禪師之邀,到柏嶺鄉游賞。那日茶余飯后,二人談興益濃,邊聊邊向竹蔭深處走去,忽然一陣幽香撲面。庭堅問香自何來。智廣指向道旁一簇簇開著淡綠色小花的幽蘭。黃庭堅審視許久說:“此蘭幽香襲人,可惜顏色欠佳!”當晚,二人對奕之后,黃庭堅緩步歸房,又聞蘭香陣陣,見一淡綠衣裙女子正在研墨。女子自言姓蘭,住寺外楠林中,言畢告退。黃庭堅端起滿罐墨汁,不小心灑出來,潑在了少女身上。少女笑道:“蒙大人昨日指出不足,而今又親手潑墨,奴家深謝了!”言畢隨香風而去。清晨,寺外那一簇簇幽蘭都變成了黑色。黃庭堅始悟女子即為幽蘭所化。
龍吟寺在長寧九龍山上,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康熙年間重建,今廟宇已毀,僅存雕工精巧、造型生動的四十余尊石刻佛、道神像,而寺周那些經黃庭堅潑墨滋潤的幽蘭,則成為蜀南竹海中的植物珍品。
蜀南竹海,產菇甚豐,有珍品竹蓀,最為人稱道。相傳古戎州向朝廷進貢的珍品有三種:一為荔枝,二為江團,三即竹蓀。竹蓀又名僧竺簟,亦稱山珍之花、真菌皇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又是上等調味品,有“植物雞”之譽。舊時清朝宮中以竹蓀為主料,制成的“紗窗映月”十分名貴,慈禧太后尤其愛吃。一年冬天,太后突然點名吃它,但此物冬天并不生長。京差異想天開,移楠竹數百棵于京城御苑中,精心調理。第二年,竹子全死。老佛爺大怒,下令砍了京差的頭。
百年糾紛仙寓洞
蜀南的佛山圣地中,仙寓洞以奇險、幽靜著稱。仙寓洞位于長寧縣萬嶺鄉和江安縣田園鄉接界的懸崖絕壁上,深10多米,高15米,長200余米,原為廟宇舊址。洞中有佛、道石刻和雕像、碑石,常有人朝拜。相傳這里是玉皇大帝恩賜給營造竹海有功的瑤箐仙姑居住處。廟中曾有一老尼,吃的是滴米洞滴出的大米,后被當地財主發覺,欲霸占此洞。老尼憤而自焚,騎仙鶴上天。
這里地勢險峻,清代沈毓新有詩贊曰:“仙寓之山高插天,上有石洞懸其巔;一徑盤空絕人跡,只許猿鶴時蹁躚”、“不知此山高幾許,但覺天風蕩漾生微寒”。
這風景如畫的勝地,幾百年來卻一直糾纏在一樁扯不斷、理不清的官司中。原來,仙寓洞洞上屬長寧縣,洞下屬江安縣,而此洞所屬,從無明述。自從明代建廟宇后,兩縣為爭洞打官司就沒有停止過,但終無了斷。無奈,1941年兩縣縣長聯合發布公告,立下“共管碑”:
“四川省長寧 江安縣長吳尹令
照得‘仙寓洞’為本縣古剎,所有該廟一切財產亟應保護,無論何人,不得侵蝕強占……”
1981年,仙寓洞被定為宜賓地區文物保護單位后,兩縣又為其歸屬問題爭論開來,后經地委派員勘察,行署正式頒文,將此洞委托長寧縣政府代地區行署管理。打了幾百年的官司才告終了。
四弟兄與兩姐妹
古時候,僰侯國的國王有一對美麗的孿生女哈玉和哈香。有一年,姐妹倆背雕弓,跨駿馬,率領一隊女兵到竹海來游玩,不慎踏入獵人的捕獸陷阱。林中打獵的孿生四兄弟發現后,趕忙救出她們,并熱情護送歸國。姐妹倆到了擇婿的年齡,她們要按照僰人的風俗,帶上木梳到獵人四兄弟中挑造意中人。四兄弟知道后,站在游龍坡無休止地你推我讓。兩位善良的公主佇立在楠竹林中等待結果。年深日久,獵人兄弟變成四根挺拔蒼翠的大樹;姐妹倆變成了兩棵亭亭玉立的云冠樹,身邊放著她們的梳子。至今,在游龍坡通向龍吟寺的山路旁,還可見他們的風姿。
幽峻古寨有遺篇
“萬里高峰毓秀靈,懸巖絕壁眾山青;幾如覓得桂源境,開鑿何須用五丁。”這是天寶寨巖壁上鐫刻的前人詩句。天寶寨位于蜀南竹海東境區南緣與仙家洞毗連的懸崖峭壁上,為一開鑿在高崖壁中央的長廊式半開合洞寨,長1500米,高20米,寬約10米,內筑13道石門,將其劃為大小不同的石窟洞寨。各洞間的通道,原為隱蔽深幽的崎嶇山路。今已依山取勢用石板筑起了風格古樸的棧道。
相傳天寶寨原為天然崖洞,據此天險,易守難攻,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當地少數民族曾于此屯兵藏身。清咸豐末年至同治二年(1860—1862),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率大軍入蜀,幾度進出。為抵御太平軍,清廷急令川將于各險要路口擇地筑寨,以解燃眉之急。天寶寨即于此時為地方政府督民依洞筑成。1862年5月,太平軍大敗四川提督唐友根于寨下古梅嶺(今紅旗嶺)。唐身負重傷,領殘兵退入寨中,遂不敢再戰。太平軍聲名大振。1935年,中共中央秘書長余洪澤率領的一支紅軍部隊,長征經過四川,于天寶寨下不遠的碗廠坡遇國民黨軍隊追堵,戰至彈盡糧絕,壯烈犧牲。至今兩戰場遺跡猶存。
天寶寨風光幽峻、古樸。仿古棧道曲折蜿蜒于深峽茂林之中,儼若畫圖。寨中有一終年滴水的巖壁,晴時灑珠,雨時流瀑。巖上洞旁竹翠花香,沁人心脾;洞下壁崖千仞,谷深壑幽。游完萬頃竹海至此,頓有耳目全新之感。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中岳之旅·嵩山·帝王遺蹤三教流澤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廬山之旅·廬山·廬山瀑布詩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