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個園·苦瓜疊石板橋學畫
民間相傳,個園前身壽芝園假山出自石濤和尚之手。石濤,俗姓朱,名若極,別號苦瓜和尚、清湘道人等,是明靖江王(靖江王府在今廣西桂林)朱亨嘉之子,和八大山人、石谿、弘仁并稱為明末清初畫壇四大高僧。石濤童年時期,接連發生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自縊、清兵入關、南京弘光朝廷被摧垮、朱聿鍵在福州建立隆武朝廷等重大事件。石濤之父靖江王朱亨嘉因宣布反對隆武朝廷,被擁戴隆武皇帝抗清的廣西巡撫瞿式耜所殺,年僅十六歲的朱若極和其兄逃到全州湘山寺削發為僧。朱若極十四歲開始學畫,出家后在禪師旅庵指點下,遍游名山大川,開拓眼界胸襟,藝術造詣日臻成熟,逐漸形成獨立的藝術見解,強調“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石濤定居揚州,直至雍正二年(1724)去世。在揚州,他創作了大量的書畫,編定出版了表述自己藝術主張的《畫語錄》,還在園林建設方面作了貢獻。據《揚州畫舫錄》等載,萬石園、片石山房皆為石濤手筆,今片石山房尚存。
民間還相傳,鄭板橋曾學畫于金竹寺,金竹寺正式名字叫藤花庵,很可能是個園最早的前身。相傳,康熙末年的一天,二十多歲的鄭板橋來到金竹寺,想求見石濤學畫,進屋后,只見須眉皆白的石濤正握筆作畫。畫上雖只修篁兩竿、疏葉幾片,配以半截山石,卻滿紙飄逸、瀟灑之氣。他又信手潑上幾點墨,用筆稍加渲染,雖只多了少許細枝嫩葉和幾道石上皴影,畫卻平添神采。鄭板橋看得入了神,竟脫口出聲:“妙!”石濤這才注意到這位年輕人,鄭板橋恭恭敬敬地取出一卷畫稿,請求賜教。石濤品鑒了一陣,抽出一幅題有“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回向天開。掃云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塵埃”詩句的畫,說:“詩句立意清奇高遠,畫卻未盡脫前人窠臼,畫鋪賣畫實屬無奈,落筆切不可以柴米油鹽為意,否則永難步入佳境。”板橋乞求教誨,石濤笑道:“我師我法,施主若真要求師,當以造化為師。”說完,他指著紙窗道:“此乃汝師也。”板橋一看,只見潔白的窗紙上映著一片竹影,活脫脫一幅絕妙墨竹圖。心中頓有所悟。從此,潛心鉆研,常從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取法畫竹,技藝日進,終為一代宗師。他畫竹,隨意揮灑,脫盡舊俗,但畫出來的竹卻瘦勁孤高,清新秀逸。他曾作詩總結自己的畫竹生涯:“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上一篇:蕭蕭大漠風·蘭州之旅·武威·蒼茫涼州馬踏飛燕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戲馬臺·英雄歸末路空留戲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