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高原雪·山南之旅·藏王墓·從登天之繩到贊普墓地
吐蕃贊普墓群位于山南窮結縣城對面的穆日山上,亦稱藏王墓。據藏文史料記載,此處共有二十一座墓,現可見九座,其中能確定葬者的僅松贊干布、棄都松、赤松德贊等墓。松贊干布的陵墓原有祠廟一座,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及墓志一方,記載墓主及墓葬情況。《國王遺教》說,藏王墓“墓內九格,中央置贊普尸體,涂以金,墓內滿裝財寶。”《白史》也說,吐蕃“君死,贊普之乘馬、甲胄、珍玩之類皆入墓”。墓志與之相符,現均無存。赤松德贊墓旁有一碑,碑上覆蓋寶珠翹角頂蓋,頂下浮雕流云,四角為飛天。雕紋刀法精煉,線條流暢。關于此碑,一說因其生前大興佛法,寺院立碑以示紀念;一說因其為金城公主之子,葬俗仿照內地。此外,有的墓可能被雨水沖毀或被泥沙湮沒,有的墓可能在吐蕃王朝末期贊普朗達瑪被殺后、王子爭位發生沖突“盡毀諸王陵”時被掘。
據史料記載,藏族發祥于山南澤當一帶,后逐漸向南推進到雅隆河上游的窮結一帶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聶赤贊普作為雅隆部落的第一個國王出現在藏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隸制王國。到六、七世紀,雅隆部落先后吞并了周圍其他部落,贊普朗日倫贊又帶兵翻過山北,打敗吉曲(拉薩河)和年楚河流域的蘇毗部落,稱雄全藏。朗日倫贊死后,其子松贊干布繼任贊普,遷都拉薩,建立吐蕃王朝,但舊王族仍留居故地,遷移到拉薩的贊普們也常回來居住,死后也要運回這里埋葬,所以形成了藏王墓群。
傳說,雅隆部落第一到第七代贊普即聶赤贊普、牟赤贊普、頂赤贊普、索赤贊普、默赤贊普、達赤贊普、舍赤贊普,被稱為“天降七赤王”。他們死后都由“登天之繩”上升虛空而消逝的,因此無尸體陵墓。藏民說,他們的墓建在藍天中,神身無形若彩虹般地消失了。舍赤贊普之子、第八代贊普叫直貢贊普,藏語“直”是刀劍意,“貢”是殺死意,即“死于刀劍下”。為什么取這樣一個不吉利的名字呢?原來,老祖母為他取名時問:“巖峰倒塌沒有?草場燒焦沒有?海子干涸沒有?”家人回答:“巖峰沒塌,草場沒燒,海子沒干。”老祖母年老耳聾,所聽剛好相反,認為是不吉之兆,便說:“不死于水中,便亡于刀下,就叫直貢吧!”直貢繼承王位后,勇猛好斗,常找臣民比武。一天,他找大臣洛昂達孜較量,并說國王的話是山上滾下的巨石,不得違抗,洛昂無法只得答應。比武那天,洛昂找來一百頭黃牛,牛角裝金刀,牛背馱灰袋,洛昂趕著它們往前沖。一時間,灰塵滾滾,直貢什么也看不見。洛昂趁機用斧砍死了他,把他的尸體裝進紅銅匣沉于工布大河。這樣,直貢的“登天之繩”不起作用了。洛昂自己奪取了王位,把直貢的兩個兒子轄赤和聶赤攆到工布、波密一帶。后來轄赤和聶赤在俄拉吉的協助下興兵殺死洛昂,報了父仇,轄赤當了贊普。俄拉吉受命找到收藏直貢贊普尸首的龍王,龍王要一個“目如鳥目,下眼皮往上關合”的人作為代價。俄拉吉歷盡艱辛,才在天涯海角找到這樣一個小孩,贖回了直貢贊普尸首。轄赤、聶赤遂為其父親舉行葬禮,建立陵墓。此后,贊普都有了尸體和陵墓,漸成贊普墓群。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海南之旅·五指山·五峰如指翠相連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天津之旅·天津·眾教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