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杭州之旅·曝書亭·朱彝尊袒腹曬書
曝書亭在嘉興市王店鎮(zhèn)。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著名學(xué)者朱彝尊建。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嘉興人。“少而聰慧絕人”,“書過眼復(fù)誦,不遺一字”。少年時肆力于古文,博覽群書。家境貧寒,常常斷炊,但他依然安坐書房讀書。五十歲時,以布衣身份參加博學(xué)鴻詞科考試,入選,任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撰《明史》。通經(jīng)史,能詩詞古文,創(chuàng)浙西詞派。與王漁洋同為文壇領(lǐng)袖,并稱為“南朱北王”。著有《經(jīng)義考》、《月下舊聞》、《曝書亭集》、《明詩綜》、《詞綜》等。
朱彝尊的藏書總計八萬余卷,多為手鈔書,此事為當(dāng)時讀書界傳為美談。他曾因偷鈔史館藏書被人告發(fā)而遭貶。但他并無悔意,作書櫝銘曰:“奪儂七品官,寫我萬卷書,或默或語,孰智孰愚。”時人譽之,稱為“美貶”。朱彝尊奉命典試江左之日,為一睹絳云樓脈望館的手鈔秘書,專設(shè)一酒宴款待江左名士。當(dāng)脈望館主人錢曾赴宴之際,朱以黃金、青鼠裘為禮,厚贈錢之用人,使啟書篋一觀。并招藩署書吏數(shù)十人于密室,連夜鈔錄。愛書之情如此,時人對此舉亦不以為過,稱之為“雅賺”。
朱彝尊六十四歲時,引疾乞歸,定居故里,專意著述。曝書亭即歸里后第四年所建。關(guān)于此藏書樓名字的來源,也有一段趣話。
古時,夏秋晴朗日子,人們常要曝曬書籍,以消毒殺菌。清時,有“曬經(jīng)法會”,便是曝曬經(jīng)典的活動。也有以曬書來炫示自己學(xué)識的。《世說新語》載,有個叫郝隆的人,見富貴人家翻曬衣錦,便仰臥于地曬太陽。人問其故,答曰:“吾曬腹中書耳。”相傳,朱彝尊也曾有“袒腹曬書”之舉。康熙微服南巡,路經(jīng)王店鎮(zhèn),見一老者袒腹露肚在荷花池邊曬太陽,便動問原委,此人嘆道:“沒法子,我一肚皮書派不上用場,快發(fā)霉了,曬曬太陽,免得霉?fàn)€。”康熙回京后即召其進京面試,果然滿腹經(jīng)綸,遂當(dāng)場封作翰林院檢討。此人即朱彝尊。
嘉慶以后,曝書亭多次重建。原有楹聯(lián):“會須上番看成竹,何處老翁來賦詩”,為朱彝尊集杜甫詩句而成,汪楫所書。后佚。重建時由阮元重寫,刻于石柱。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鄱陽湖之旅·老爺廟·朱元璋落難鄱陽湖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滄州之旅·吳橋·雜技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