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燕子樓·“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燕子樓故址在徐州城西北隅,因“關盼盼獨守燕子樓”的故事而留下美名。
燕子樓原為唐代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府中小樓。《全唐詩》卷八○二載:“關盼盼,徐州妓也,張建封納之。張歿,獨居彭城故燕子樓,歷十余年。”然而,宋陳振孫(直齋)《白文公年譜》考證,關盼盼實為張建封之子、曾先后任徐州刺史、徐州武寧軍節度使和兵部尚書(赴任途中去世)的張愔的侍妾。白居易《燕子樓詩》序也可為證。
序文還談到白居易曾于張尚書宴間見盼盼,“爾后絕不相聞。……昨日司勛員外郎張仲素繪之訪予,因吟新詩有《燕子樓》三首,詞甚婉麗。詰其由,為盼盼作也。繪之從事武寧軍累年,頗知盼盼始末,云:‘尚書既歿,歸葬東洛。而彭城有張氏舊第,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余年,幽獨塊然,于今尚在。’予愛繪之新詠,感彭城舊游,因同其題,作三絕句。”三首詩描述了關盼盼獨居燕子樓時凄涼的生活:“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理劍履歌塵絕,紅袖香銷已十年。”“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關盼盼悲慘的身世,引起后人的深切同情。蘇軾在徐州《永遇樂》,序曰:“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詞曰:
《“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古詩句出處: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南宋文天祥被俘北上,途經徐州,也借古跡抒懷言志,寫了《吊盼盼詩》:“自別張公子,嬋娟不下樓。遂令樓上燕,百歲稱風流。我游彭城門,來吊楚王闕。問樓在何處?城東暮如雪。娥眉代不乏,埋沒安足論。因何張家妾,名與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義常不沒!但傳美人心,不說美人色。”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石家莊之旅·趙陀先人墓·“事去千年留故鄉”
下一篇: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杜康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